梵高自杀争议:是躁郁症还是失落的理想

日期 | 2018-12-04 来源 | 搜狐艺术

  如果你读过一些梵高的传记,你会惊讶于他天真至纯的心灵和他对上帝虔诚的追随。他的一生是追求梦想的一生,他的梦想可以用“天下为公”来解释。人人有衣穿,人人可吃饱饭。如果贫苦的矿工无庇护之所,梵高就愿意放弃最华贵的教堂,和他们共同挤在黑漆漆的窝棚里度日;如果村民吃不上饭,梵高就把自己全部的粮食给他们分而食之。“呜呼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演绎的正是梵高的所至所愿。

  所以当我们看梵高那些惊世骇俗的成名画作时,我们不能忘了他前半生苦苦追寻的宗教理想。尽管他后半生已经把这些理想转换成了画布上的油彩。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画作永远在追求世间最温暖的光亮和色彩,在他心里,那就是上帝之光。

  然而越接近上帝,或许也越接近了死亡。但愿也是永生。

  《麦田群鸦》被普遍认为是梵高死前的最后一幅画。我们看那如同往日般金灿灿的麦田上,突然飞起一群冷酷啼叫的乌鸦,他们如同乌云遮蔽了晴日,这是否暗示了光明对黑暗的妥协,理想在现实面前的枯萎。总之,这幅画安静的可怕,无声是一种压抑。

  在阿尔地区,人们用一种气枪赶走麦田里的乌鸦,保护自己一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洒满汗水而辛勤耕种的粮食。1890年7月27日那天下午,梵高就在这幅画面前,用同样样式的气枪,朝着自己的胸口来了一下。这群乌鸦在画中惊起逃走,血却在梵高的肉体上涌出。两天后,梵高因医治无效而身亡。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他的邻居为这样一个“疯子”的自杀行为而不以为意,仿佛一个乐于割自己耳朵的人朝自己开一枪也不足为奇。他的朋友们为失去这样一个虔诚的画家而扼腕叹息,然而除了他的弟弟提奥-梵高,似乎连曾经抛弃梵高的高更也只是内心愧疚而已,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梵高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伟大。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会在时间的洗礼下发光、发亮。

  梵高死后,他所有的画被他弟媳乔安娜继承。在梵高死后的十年之内,乔安娜为梵高办了7次画展,前六次并没有引起观众什么反响,直到第七次,梵高的作品引起了社会的轰动。从27岁开始画画,到37岁梵高自杀,10年的时间里梵高共画有500多幅油画。乔安娜死后,荷兰政府出面,以六百万美金的超低价格买下这些油画与素描,并成立“梵高基金会”,由梵高家人主控,同时在阿姆斯特丹建造了一座“国立梵高美术馆”。

  美国民谣歌手Don McLean为纪念荷兰的伟大画家文森特-梵高而作的这首《Vincent》,代表了了解梵高生死故事的人的心声。

  闪烁的星,闪烁的夜空

  画布上都是蓝色和灰色的油彩

  透过灿烂的夏阳向天空望去

  用直视你内心深处的黑色双眸

  山上的阴影

  衬托出树和水仙的轮廓

  雪地的斑驳

  捕捉微风和冬日的寒冷

  如今我才明白

  你在试图说明什么

  如果痛苦的清醒着

  如何让内心获得自由

  他们不听,他们不懂如何去听

  而现在,他们或许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