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上海,就是上海人”,走近与邬达克同时代的更多建筑师

日期 | 2018-12-24 来源 |

  

  今年是邬达克抵沪100周年、诞辰125周年、逝世60周年,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策划组织“2018邬达克年”,23日下午,“第四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2018邬达克年”在上海历史博物馆落幕,同期举办“城市建筑的文化使命”高峰论坛,作家叶辛、建筑师任力之分别为市民带来主题演讲。

  “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已是连续第四年冬天在沪举办。“邬达克纪念馆开放后,来参观的以附近居住的老年人为主。”邬达克中心主任刘素华回忆,当时的境况让她决心以“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的形式让邬达克建筑更加走近城市中的年轻人。2015年12月5日,首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里,无数市民捧着主办方特别印制的“上海邬达克建筑遗产分布地图”到番禺路129号邬达克纪念馆敲章留念;2016年,在这幢英国都铎风格的乡村别墅里,“爱屋·及邬—纪念邬达克绘画雕塑邀请展”温暖了上海的初冬;去年,第三届“文化月”如期而至,“此处是吾乡”城市记忆与乡愁摄影邀请展,以上百幅摄影家和市民的摄影作品,记录下这座城市优秀城市建筑及市民生活于其中的场景……今年,以“回望历史、开放融合”为主题,主办方为市民准备了免费开放的“城市记忆艺术展”和多场讲座、论坛、读书分享会等。

  

  邬达克的家(现邬达克纪念馆)左为杜海军作品右为张安朴作品

  “从邬达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说,和邬达克同时代,上海值得研究的建筑师还有很多,他们聚集在上海,为上海文化做出贡献,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代表,在他们过世很多年后,仍然为市民所怀念,这本身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武康大楼杜海军作品

  刘素华说,自己是个异乡人,来上海之前根本不知道邬达克。她是个企业家,无意中接触到邬达克故居,随之全身心投入到邬达克故居的修缮保护和邬达克建筑的推广中。“来了上海,就是上海人。这正是上海文化的特点。邬达克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建筑师,都是在上海成长,与上海互相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说,上海有很多可以阅读的建筑,从邬达克着手,实际上是把关注推向整个城市的建筑文化。“建筑是人创造的,建筑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与邬达克同时代,中国籍建筑师的数量其实更多,过去对此宣传不足,从邬达克出发,我们应该认识更多为这座城市留下精彩建筑文化的建筑师。”

  

  刘素华在第四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开幕式上

  “因为历史的原因,邬达克是匈牙利人,也是捷克人,但最重要的是,他其实是‘上海人’,他的名字和上海紧紧拴在一起。”伍江说,开放是上海的品格,邬达克在上海的经历折射了上海固有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在今天和未来的巨大潜力。“上海有很多热爱这座城市建筑文化的市民,‘邬达克建筑文化遗产月’就是一个缩影。一个城市的伟大和精彩是在一代代文化遗产的沉淀中,一代代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呵护中成就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比破坏困难得多,需要每一个市民为之努力。”伍江说。

  

  大光明电影院张安朴作品

  今年10月,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与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联合主办了“邬达克建筑文化奖”,倡导以邬达克为代表的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包容与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精神。经过文化界和建筑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共同评选,上海金茂大厦和上海保利大剧院、非洲联盟国际会议中心三个项目拨得头筹。得到获奖消息,上海保利大剧院的主设计师安藤忠雄特意致信感谢。金茂大厦主设计单位,世界顶级设计事务所之一——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Mark Sarkisian也发来致谢视频。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的任力之是本届邬达克建筑文化奖获奖项目“非盟会议中心”的主设计师,还曾设计完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等多项海外项目和“上海中心”等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从“非盟会议中心”出发,任力之阐释了“建筑的文化使命”。叶辛则从上海作协所在的巨鹿路675号爱神花园的修缮讲起,爱神花园也是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作品之一。

  

  上海作协爱神花园

  活动由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发起、策划和组织,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