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三生三世,只为见证未来

日期 | 2017-03-06 来源 | 世博会博物馆

  到底时间胶囊是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藏呢?时间胶囊又和世博会有什么渊源呢?我们一起进入世博知识小百科。

  什么是时间胶囊

WDCM上传图片

时间胶囊

  现代意义上的"时间胶囊"又称"时间舱",指人们把一堆现代发明创造的有代表意义的物品装入一个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供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数千年以后的人们挖掘出来进行研究。其实,这一做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西方文明中有一种古老的习俗,即在重大活动发生或重要建筑物奠基之前埋入一些物品,如谷物、钱币等,用来向不确定的未来发送某种信息,只不过当时对这种做法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后来,埋存物品的概念被不断扩大,代表人类知识和成就的物品也会被埋入地下,留待上千年后开启。

  时间胶囊与世博会的初遇

  1939年纽约世博会,是为纪念1789年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职150周年而举办的。这次世博会展出了许多不久后就投入使用的技术,其中最具未来眼光和科技含量的展品要数西屋公司的“时间胶囊”了。

WDCM上传图片

当时的工作人员正在制作时间胶囊

  这是一件重达363千克的称作"时间胶囊"的特制容器,西屋公司把它埋进了法拉盛世博会场十五米深的地下,“寄”给5000年后的子孙。为什么把“包裹”的旅程定为5000年?这是因为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始于5000年前,那时还没有金字塔。当“时间胶囊”在5000后出土时,我们正好处于人类一万年文明史的中间点。

WDCM上传图片

1939年纽约世博会时间胶囊示意图

  关于时空密封容器里放入的物品,由一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共同组成的委员会经过反复遴选,最后选取了包括闹钟、开罐头刀、眼镜、自来水笔、牙刷、扑克牌、电动剃须刀、电话等35件日常用品,人造纤维等75种纺织品,以及各种书籍、杂志、图片和缩微胶片等共五大类物品,其中还有一部15分钟的新闻电影纪录片,记录了休斯1938年环球飞行、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上打破百米纪录、1939年纽约世博会筹建过程以及日本飞机1938年6月轰炸中囯广州;甚至为了教会5000年后的人类如何读懂今天的英语,还精心编写了一份“看图识字”画本。这些器物凝聚着二十世纪人类的智慧,这是一个时代的横截面。

WDCM上传图片

告诉5000年后人类如何识别英语

  《致后人书》

  1939年纽约世博会的时间胶囊中还夹着一封特别的信。1938年8月的一天,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接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打来的电话,希望他给5000年后的人类写一封信,作为即将在第二年开幕的纽约世博会的礼物。爱因斯坦怀着对未来的深深忧虑,用德文写下了《致后人书》。

  在信中,他回顾了人类取得的重要科学技术成果,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发明创造精神,使人类的生活大为便利,”但“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没有组织。每个人只能陷入被经济循环所淘汰的恐惧中,并被贪婪的占有欲所驱使,进而是不同国家的人们周而复始的互相残杀。” 爱因斯坦对人类前途充满悲观,他显然洞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即将降临。

WDCM上传图片

埋藏爱因斯坦信的胶囊的地方

  时间胶囊流行开来

  此后,时间胶囊在每届世博会上流行开来。

  1970年大阪世博会召开前,日本人在大阪城天守阁的正前方埋藏了两个"时间胶囊"。人们在地面上特地为“时间舱”建起了一座银光闪闪的“金属墓”,“金属墓”分为上下两层,“时间舱1号”被放在最底层,它要等候6970年的人类来开启。而“时间舱2号”,将在2000年时进行第一次开封,此后每隔100年将开封一次,方便人们查验被埋入物品的状态,同时也为下一个世纪的人们提供试验参照。

WDCM上传图片

时间胶囊被埋在金属墓下

  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胶囊

  迄今为止,埋下一个“时间胶囊”,已被许多世博会主办城市屡屡复制,但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谁能预料5000年后的地球究竟是什么光景?未来究竟是如我们希望的那样美好,还是像我们担忧的那样糟糕?先贤达人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因此才有了时间胶囊的诞生,但愿有一天我们不再忧虑可能发生的浩劫。“时间胶囊”寄去了对遥远子孙的爱和祝福,哪怕历经了三生三世的劫难,我们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编辑:潘芸、林倩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