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赞!(上)百年前中国参展世博会的珍贵照片你一定没见过!

日期 | 2018-04-11 来源 | 世博会博物馆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每一届世博会都在全球范围推动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

  世博会已走过了160多年,世博会上各个国家的展馆也成为记录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书签”。历史上亮相的中国馆,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以建筑、景观和室内展厅的载体与方式,一次次演绎和定格着我们东方大国的国际视觉形象,传播着关于中华文明的信息,也为完善世博格局与促进国际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留下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博设计轨迹。

  让我们通过这一百多年来出现在世界博览会上的中国馆,来回眸世博会的百年变迁,感受世博会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吧!

  自1851年首届世博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从被动到主动,从民间到官方,一共参加了10多次世博会,其中1851年伦敦世博会到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只留下有民间参展的零星记录和史料,没有独立设置的中国馆。

  直到1876年费城世博会,一张美国百年摄影公司拍摄的珍贵照片,让我们见到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中国馆。

  1876年费城世博会

WDCM上传图片

1876年费城世博会

  第一次由中国人选派代表参加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并且从这届费城世博会开始,组委会允许各国设立独立展馆,逐步取代了原来的主题展馆。

WDCM上传图片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立体照片

(照片说明:长18厘米,宽11厘米,蛋白纸基,美国百年摄影公司摄制)

  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展馆占地“仅八千正方尺”,精心的布置,以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一座木质大牌楼向北而建,上书“大清国”三个字,对联一幅,曰“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顿。横批为“物宝天华”。

  中国参展的商品共计有720箱,6801种,价值约白银20万两。中国的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各国展品中推为第一。

WDCM上传图片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原版立体照片3张

(长18厘米,宽11厘米,蛋白纸基,美国百年摄影公司和EDWARD L.WILSON & W. IRVING ADAMS摄制)

  这三张照片中,其一是中国馆的照片,中国馆进门牌楼上有“大清国”三个大字,里面展示着各种从中国运来的奇珍异品,馆内精心的布置,和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另外两张照片展示的是中国的服装,手工艺制作、瓷器等。

WDCM上传图片

中国首本官方世博记录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环游地球新录》

  1876年,时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ReberT HarT,1835-1911)委派李圭前往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李圭回国后将其在美期间的考察、见闻写出《环游地球新录》一书,其中第一卷为《美会纪略》,翔实地描绘了一名中国人眼中的1876年世界博览会:“……中国赴会之物,计720箱,……”这是中国人看世界的一个重要事件,“泰西物产之丰,国力之强”深深打动了第一批不再坐而论道,而是起而救国的中国人。

  这本书也是中国有官方色彩的、记载有关世博会活动的第一本书,李鸿章为这书本作序。

  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WDCM上传图片

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1878年巴黎世博会,是史料记载中国人自建独立展馆的开始,在一张由法国A.P.出版公司制作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中国展馆建筑外观呈现典型的南方门楼样式,形似南方的庙宇,气派的门脸、高挑的屋檐和右边紧邻的日本馆低矮造型形成对照;中央入口装饰华丽,在“大清国”的牌匾下,门口挂中文对联,上书:“中国有圣人银瓮金船图瑞应;下联为:此乡多宝玉珠宫贝阙丽祥晖”。当年中国人参展的民族自信跃然纸上。

  据晚清当时驻法使节描述记载中国馆“东向,左右两辕门,飞檐。正厅三间,陈设螺钿几榻。院中央一小亭,两厢十二门,为售货所,售瓷器、茶叶、古铜器、雕刻、象牙折扇独多。会毕后,中国以此房赠伯理玺天德,移建布洼得不朗囿内。”由此可见,这次被称为“中华会所”的中国馆初具建造规模,并在展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展品陈列等方面开始了较全面的设计和实施。

WDCM上传图片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照片3张

(大小不等,蛋白质基,COLLECTION L.L. PARIS 等拍摄)

  这三张原版照片分别是:一为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内部展品立体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中国展品主要有瓷器、珐琅器、木器、宫灯等。

  二为1878年巴黎博览会中国馆外部立体照片,1878年博览会的地址沿塞纳河两岸展开,以五月广场为中心。该照片详细表现了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外景和周围环境。

  三为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内景原版照片,晚清驻外使节,曾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的黎庶昌(1837-1897)在他的《西洋杂志》中《巴黎大会纪略》一文里曾描述了中国馆的情况,他说:“东向,左右两辕门,飞檐。正厅三间,陈设螺钿几榻。院中央一小亭,两厢十二门,为售货所,售瓷器、茶叶、古铜器、雕刻、象牙折扇独多。会毕后,中国以此房赠伯理玺天德,移建布洼得不朗囿内”。从此原版照片中可以得到清晰印证。

WDCM上传图片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内版画和中国书写人版画2张

(长39厘米,宽29厘米等,LE JOURNAL ILLUSTRE 等1878年制作)

  从1878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这张木刻版画中可以看出中国馆的牌楼,参展的瓷器、宫灯等。长辫子的中国人正在给外国参观者讲解,不少西方游客对这些展品表现除了浓厚兴趣。

  而另一张为中国书写人版画,根据记载:这位位于中国馆内的书写人十分有克制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不会被偷看他的法国妇女分散注意力和惹恼。他的服装也十分讲究。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头戴官帽,长辫子梳得整整齐齐,身穿丝绸长袍。他用一只芦苇笔,蘸着墨水,从右往左书写。左下角的字就是根据他写的字所刻。

  1889年巴黎世博会

WDCM上传图片

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内景

  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中国庭院建筑样式的国家馆得以延续,一张照片显示了中国馆园区内的两座中式建筑,一殿一楼,样式相异,由低矮的围篱与绿化围合。不远处,本次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耸的埃菲尔铁塔依稀可辨。

WDCM上传图片

1889年巴黎世博会国际街中国馆

  画面右侧的二层门楼建筑是国际街上中国馆的入口。照片中的观众可能在竞相观看中国馆内的佛像和神龛。画面的最右侧,隐约可见日本馆的入口。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WDCM上传图片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馆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馆已经有专门的建造师规划处一组院落式建筑群,包含有寺庙、戏院等较大建筑,戏院的前门设造了对称的八层高塔,造型带有一定的中西合璧色彩,戏院内设有佛堂、百货店、茶馆等功能区。据说每天都有中国戏剧演员的演出,并免费开放,文化交流和传播意识开始出现。

WDCM上传图片

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中国影像6张(26×21.5厘米左右,凹版印制,1893 年)

  这六张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中国影像分别为:

  中国村中国剧院:这所中国剧院由WAH MEE 展览公司组织建设,芝加哥建筑工人施工建成的。从建筑风格上看,纯粹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而建。里面有佛堂、百货店和茶馆,每天有中国戏剧演员的演出,免费开放。

  中国美女和男扮女装的中国演员:左侧的中国美女是1893世博会上国际服饰展的中国模特,她身着中国传统服装,坐在椅子上供参观者拍照;而右侧则是一位男扮女装的中国戏剧演员,当时中国的戏剧中不允许使用女演员,所以,这些男子不仅要装束成女子模样,还要用假声演唱。

  中国戏院的演员:两位中国戏剧演员身着华丽的戏服,为了迎合美国观众的口味,他们特地压缩了戏剧的长度,但还是很少有美国人把一出戏看完的。

  中国馆寺庙内景:图中是博览会上中国寺庙的内景。两个中国人常年在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宣传中国的宗教,也建立了几座寺庙。寺庙所需的香烛、纸张、茶叶等由他们独家垄断。他们还时常向当地华人的洗衣店、商店等要求捐助。

  中国馆总建筑师夫妇肖像:王基(音译) 来自广州,他是1893年中国馆的建筑师,也是中国寺庙的设计师。他在家乡学习了建筑,就像他很多老乡一样,后来来到加州发展,生意很成功,还遇到了美丽的阿雀(音译),现在成了他深爱的妻子。

WDCM上传图片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中国美女原版照片

(长16.5厘米,宽11厘米。银盐纸基,裱在硬纸板上。 芝加哥罗宾逊照相馆拍摄)

  这是当时世博会上受观众欢迎的中国女子,很多照相馆邀请她照相,并把她的照片售卖给世博会的参观者。

  1900年巴黎世博会

WDCM上传图片

中国馆牌楼仿造国子监琉璃牌楼建造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面积达到3300平方米,共有五座建筑,外形分别模仿北京城墙、万里长城、孔庙等国内著名建筑,园内楼宇高达,树木葱郁,主楼造型华贵,高达五层,而正门也是一座三开间厚重端庄的大牌坊。值得肯定的是,展览期间园区里安排有能工巧匠进行真人手工艺和民俗表演,把现场表演方式带到了中国馆。

WDCM上传图片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馆外观的那张照片与大家熟悉的竖幅的1900年中国馆的版画乍看相同,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建筑。从这个二层亭子及其周边的园林建造可看出当时中国馆的气派和宏伟。画面左侧隐约可见另外一个中国建筑。这张蛋白照片拍摄及其精美,属于当时法国专业摄影师的作品,曝光控制恰到好处,使得近景的溪水有实有虚、草木丝毫毕现,宛如人间天堂。

WDCM上传图片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

WDCM上传图片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门楼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受到组委会的邀请,清政府以官方身份第一次正式参展。中国馆的建筑群以当时参展代表团总监督溥伦贝子的王府别墅为模型进行复制,包括一座国亭、五间正厅、四间侧厅、一座门楼和门楼外的一座八角亭。其中国亭被看做具有国家形象的象征,又由精心制作的入口牌楼,一座宝塔以及一所三面开向庭院的建筑组成。清政府在本次世博会上,可谓大动土木,极尽能事,不光建筑华美精细,色彩艳丽,还另规划建造了配套的中国村,汇聚有京剧大戏院、佛殿、茶室、中餐厅等功能建筑,展品更是网罗了木雕、瓷器、家具、香炉、珐琅器等种类繁多的手工艺品、倾力展出。当时有人评价“华式房屋,园林亭榭。佐以上等华式器具陈设,显得辉煌壮观。”

WDCM上传图片

中国官方在世博会上的首张照片

  在美期间,一表人才的溥伦成为美国媒体追逐的焦点。

  1904年6月4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溥伦专访:他表达了要向西方学习、振兴国脉的决心。《纽约时报》评价溥伦是清皇室中“最为民主的成员”。

WDCM上传图片

中国馆入口处展示良马的场景

  这届世博会上,游戏园中出现了一名侍茶的中国小脚妇女。这位小脚妇女与来自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巨人、来自非洲的侏儒、来自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等被安排在一处,供游客观赏猎奇。

  这一切,深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

  在世界的展台上,当自动交换电话、无线电通讯设备成为大势所趋时,中国的获奖产品仍旧是北京的地毯,杭州的折扇。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归国后,各地竞相开展商会,研习商学,掀起一股举办商品赛会的热潮:1906年的成都商业劝公会,1906年的天津劝业展览会,1909年的武汉劝业奖进会都是在一时期举行。

  据史料统计,自1904起,全国正式注册的公司大约410家,远远高于1903年的100多家。民营公司创办的数量超过洋务运动30年国家投资总额。

  日本专家安原美佐雄认为:1905年前后,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新起点,即从“国家兴业时代”进入“国民兴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