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博会上有VR技术?开幕式上的中国使臣背后有何秘密?来世博馆找答案

日期 | 2018-05-14 来源 | 上观新闻

  

  “世博遗珍——历届世博会藏品展”开幕、世博会博物馆官方图录首发。

  《世博遗珍——历届世博会藏品展》5月11日—11月11日亮相世博会博物馆。作为世博会博物馆首次筹划自办的专题临展项目,展览以实物陈列为主,多媒体展项为辅,首次甄选并集中展示世博馆现有馆藏历史藏品中精品珍品及成系列的藏品600余件(套),涉及奖章、版画、瓷器、邮票、文献等多个类别的藏品。各品类藏品承载着不同世博会中当年的故事,但是它们各自物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又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世博会的记载、传播的文化方式和风貌。

  曾风靡欧洲的立体照片“真相”如何?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奖牌套装。

  展览分为两个篇章——世博长河与世博精粹。世博长河分为五个版块,分别为章显世博、世博版画、世博邮品、世博瓷器、世博造物,按藏品材质、品类分类展示不同类型和体量的藏品,凸显藏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在该版块中,观众可以欣赏到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奖牌套装、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奖牌、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纪念邮票、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全景画卷等。

  在展厅中,大量的立体照片尤为引人注目。这些照片由左右两张看似相同的照片相连,要看透其中的玄机,需要借助特殊的观片器。立体照片产生于1850年代,流行起源于1851年的英国伦敦世博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在参观时对立体照片的三维效果大为吃惊,驻足观看良久。此后,立体照片开始迅速风靡欧洲大陆,在欧美社会一直流行到1930年代。立体照片在当时的社会作用等同于今天的“电视”,中产阶级家庭通过立体照片,足不出户地了解世界、做全球视觉旅行。

  据工作人员介绍,立体照片为特殊的双镜头拍摄,需使用特殊的观片器观看。原理是利用人双眼的视差,来产生立体效果。其成像原理和现在的VR技术相同。亮相此次展览的大型实木制立体照片观片器为19世纪70年代产物,其设计巧妙,前侧镜筒由两片透镜组成,外部由木箱包裹,箱内可存放数张立体照片并由侧边大手柄旋转控制翻动。

  想要了解立体照片的效果,观众可借助展厅互动区域的三架仿制立式观片器。使用时,只要眼睛贴近镜筒,旋转侧边小旋钮调整至合适焦距,便可观察到清晰的立体影像。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全景画卷

  首届世博会上,神秘的“希生老爷”是谁?

  世博精粹分为世博之源和华夏掠影两个版块,讲述了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和中国参展早期世博会的故事。

  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就出现了中国的身影。此后,中国官方和民间商人以组团参与、寄物参展和派员参观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几乎参加了历届世博会。中国与世博会交往的历史也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对外开放,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

  在展览中亮相的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油画《女王在开幕式上接见各国使臣》复制品,就有第一届世博会上的中国人身影“入镜”。该作品原画是由英国画家亨利·考特尼·塞卢斯根据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开幕式场景绘制的一张巨幅写实作品,据记载,超过2.5万人参加了当届世博会的开幕式。画面右侧的人群中有一个清朝官员打扮的人物,此人是当时停泊在泰晤士河畔的中国船“耆英号”上的广东人,人称“希生老爷”。不过,清政府没有委派代表出席首届世博会,而是英商组织了中国展品参展,所以希生只是被英国人雇来扮演“中国特使”,机缘巧合地进入了历史。

  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中国上海铜温酒具、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中国上海铜茶饮等都是此次展览中和上海相关的展品。铜温酒具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铜质双杯温酒器,造型独特,工艺精制。壶身上贴有参展标签,且有代表当时大清国的黄龙旗标志,为参展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中国展品。

  此次展览还利用新媒体联动,观众只要打开手机微信摇一摇,就可获取部分展品详细图文介绍。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纪念邮票

  世博会官方图册系列丛书发布

  展览开幕式上,世博会官方图册系列丛书同时首发。该丛书以图文并茂、中英双语的形式,系列化、整体化、专业化、权威化地记录和展现每届世博会的精彩和辉煌。本次首发的图书包括《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图录》系列画册、《滋养地球,生命之源——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世博遗珍——世博会博物馆馆藏精品2》等。

  同时,上海市收藏协会组织民间世博收藏爱好者向世博会博物馆免费捐赠4件/套藏品,包括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场景布画、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多层立体画册、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镀金铜钟、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全套门票(一套8枚)等。画家夏蕙瑛向世博会博物馆捐赠上海世博会主题绘画作品《城市色彩·派礼》《城市色彩·贺岁》。

  6年来,世博馆在国展局和上海、国际专家团队的支持下整合资源,目前已是全球世博文献资料较集中的文献研究中心,并与11个国家的30余所大学、博物馆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绣华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世博馆“开放办馆、开门办展”的理念得到真正体现。“正如世博馆英文名“WE MUSEUM”所寓意的,世博会博物馆是我们大家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