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年初三)下午2:00,一场约定的云上温暖之旅——策展人在线解读“有温度的设计”如期和大家见面。
无论是否来过展览现场,相信看过直播的您一定与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温暖的下午时光。
策展人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董春欣
两位策展人董春欣老师、楼思岑老师以及四位特邀嘉宾带领着大家一同走过本次展览的6大片区,讲述展品背后设计的温度。
有器度的书房&有情怀的城市
浦东新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文化事业处处长聂影介绍展项
设计对城市赋能——好的空间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成为城市的公共客厅和书房。
主讲人:浦东新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文化事业处处长 聂影
聂处长为大家介绍了“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大赛立足上海,联动长三角,全面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共计633个空间案例参赛,1091万市民参与,109个空间案例获奖。
像我们熟悉的滨江望江驿,已然成为浦东的文化名片;大隐书局、思南书局诗歌店等一批新式书店成为了集阅读、咖啡、文创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其昌栈渡口的休息区,也以其独特的不锈钢镜面设计,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其昌栈渡口设计
白云庭院设计
这些地方之所以能成为网红打卡地,离不开其中设计的温度。更多公共文化空间的典型案例、理想生活的多样可能性,等待您来发现。
有活力的非遗
主讲人章莉莉介绍非遗展品
主讲人章莉莉和策展人楼思岑互动
主讲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运营总监章莉莉
竹篮
竹编技艺,唤醒内心的温暖记忆;
格子土布,那是传统的织布的技艺。
即使是在艰难的疫情期间,我们依然可以挎着篮子去野餐,篮子里可以装着上海老字号——哈尔滨食品厂的特色小点心。
展品:竹报平安
将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与非遗扶贫结合起来,为老字号提供更多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老字号企业的订单,带动当地家境贫困的手工艺从业者增收就业。
有大美的汉字
Q:如何解读有大美的汉字?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笔一划都凝聚了文化的积淀和对于美的思考。在当代,汉字的设计更是可以成为创新的符号,比如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就带来了属于自己的设计。
主讲人:上海美术学院字体工作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王静艳
王静艳老师讲解有大美的汉字
在这一片区,王静艳老师和我们聊了特色展项“百家姓”的创作理念,大家也可以来到现场,找找看自己的姓氏。
展项“百家姓”
如今早已不是鸿雁传书的年代,但一封手写的信件仍然能传递出手写者别样的关怀和温度。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送给挚爱之人一封手书,想必情意更为厚重。
福字拓印
在新春佳节,现场还特意加入了福字拓印的环节,共贺新年。
这件作品像是对过去的一种唤醒——“童年记忆”。
不插电的交互,
可以触碰的展品。
轻轻拨动这些物件,
找回儿时的快乐。
十二生肖,蕴藏的是每个人生命的符号。
牛年造型展项
城市的情怀之二
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唐思贤介绍展项
唐思贤老师与董春欣老师为观众介绍展项
主讲人: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鸟类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野鸟会理事长唐思贤
从闹市到近郊,设计使空间连接,更连接着情感和自然。
崇明东滩,是一片飞鸟的栖息地,也是鸟儿们从澳洲飞到西伯利亚路线当中重要的中转站。
我们要保护环境,曾经难觅踪迹的喜鹊,重新能回到我们身边;珍稀的震旦雅雀在芦苇丛中孕育新生,鸿雁、大滨鹬等鸟类每年飞到崇明东滩湿地......
有热度的世博
世博会博物馆卫夏明介绍展项:圆&缘
这件展品由两个圆球组成,上方的圆球集中了上海世博会时期的各种签名,融合了当年的热度和期盼;而下方的圆球则是如今展览期间参观者留下的寄语。两个圆球遥相呼应,像是过去和现在的一场对话,牵起世博情缘。
今天是个浪漫的日子,您是否知道摩天轮最早出现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在这届世博会上还出现了游乐园的雏形,而其他生活中的一些浪漫小物件,像是口红、冰淇淋和华夫饼,它们最早也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因此,世博会也是有热度的聚会。
集体大拜年
现场的嘉宾和主播给大家拜年
本次云直播,意在带给您对于展品背后故事的全新理解,希望能触发您心中对于幸福感的探寻。您心中有温度的设计有哪些?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留言互动。
“有温度的设计”展览将持续到2月28日,我们的常设展览同样有更多有温度的故事,等待您来发现。
摄影:高伟利
编辑:冯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