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举办快10年了!这个展览带你重温168年世博记忆

日期:12-11-2019来源:新民晚报

  转眼,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快10年了!从今天起至2020年2月9日,一场以展示百年来世博会珍贵历史文献为主题的展览“世鉴真章——世博历史文献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中国人第一部环游世界的游记是谁写的?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中国馆长什么模样?从这场展览上,你都能找到答案!

  P1480493.JPG

  P1480403.JPG

  图说:世博历史文献展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

  始于1851年,世博会迄今已经走过了全球50多座城市。“笔下盛会”“制图造物”“集美五洲”“书写未来”等四个单元的300余件展品,涵盖中、英、法、意乃至捷克、匈牙利等多国语言,种类包括官方报告、奖状证书、新闻画报、游记日记、设计图纸、小说读本、乐谱食谱等多种类型,带参观者穿越历史,重温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漫漫历程。

  别以为“大数据”今天才有,168年前的伦敦人已经用它实现了对大型活动的运营管理。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品博览会开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博览会诞生。展区入口,一张放大的“1851年万国工业品博览会参观流量波动图”,用精准的柱状图和详实的数据,对气温、天气等不同因素对客流的影响,不同类型游客平均消费水平、假币或劣币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进行了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1211_2.jpg

  图说:1851年万国工业品博览会参观流量波动图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摄(下同)

  令人惊叹的是,当年,博览会单日最高客流就曾达到了近11万人次!刊载这些数据分析的《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品博览会委员会报告》原件,也首次来沪。这些“大部头”也被视作研究世博会乃至19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料。

  集体亮相的世界上第一批世博护照来自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在世博会历史上,“敲章打卡”这一传统已经由来已久。早期的护照兼具门票功能。蓝色为成人护照,兼作7日门票。白色为青少年护照,兼作7日门票。红色为成人护照,兼作通票,可无限次使用。

  微信图片_20191211105935.jpg

  图说:“敲章打卡”的传统由来已久

  展览现场,你可以戴上耳机欣赏一段德彪西的音乐。通过3D眼镜重温百年前的盛况,也可以读到百年来文人巨匠有关世博会的作品。其中,还包括熟悉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他参观了1867年巴黎世博会,这也成为他的童话《树精》的灵感来源。

  中国参与世博的身影,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世博会,清政府受邀组团赴会。时任宁波海关副税务司秘书李圭随团参会,展览现场展示的一本《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不仅记载了费城世博会的参观经历,还记录了其在美国、欧洲、东南亚三地见闻,成为中国人环游地球的第一部游记。

  《伦敦新闻画报》上,创刊于1842年,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主的周刊,在1851年8月30日的《伦敦新闻画报》就报道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会见了一个中国家庭。这个中国家庭2月从香港出发,直到8月方抵达伦敦,此行目的之一就是参观万国工业品博览会,也成为第一个被主流媒体关注的中国“世博家庭”。

  1211_6.jpg

  图说:中国“世博家庭”登上西方主流媒体

  创刊于1863年巴黎的《小日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日销量过百万的报纸。1900年巴黎世博会期间,《小日报》副刊刊登了中国馆的彩色版画。画面正中是中国馆主体建筑;右下角是主体建筑前的牌楼,仿北京孔庙牌楼建造。

  微信图片_20191211111357.jpg

  图说: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一同亮相《小日报》的,还有当年的英国馆、美国馆、日本馆、韩国馆等十余个国家馆,体现了当时世界建筑的最高发展水平。

  1211_1.jpg

  图说: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的各个国家馆

  主办方介绍,世博文献类型多、时间跨度大、分布地域广,查找、收集都更加困难。目前,全球除国展局等少数几家机构专门收藏世博文献,其他大都零散分布世界各地。因此,加大世博文献的征集、保护、研究力度十分必要。经过多年努力,世博会博物馆目前已是全球世博会文献资料较为集中的文献研究中心,藏有1831年至今、涉及14种语言的世博珍贵文献。

  在此基础上,一个面积1600平方米、设计馆藏量10万册的世博专题图书馆将于明年在世博馆开放试运行,并将逐步建设成为集资源推广、信息收集、参考咨询为一体的世博会专业服务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