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兮朱鹭,
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
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
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
不如饮啄江海隅。
[唐]张籍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一种被称为朱鹭的鸟在河塘边嬉戏,它美丽的身姿引起了诗人张籍的注意,为它作一首《朱鹭》。
诗中所称的朱鹭,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
朱鹮的嘴比较长,喜欢在水边活动,吃水边的食物,例如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喜欢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朱鹮濒临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被重新发现,朱鹮保护工作随之开启。
纪念币上的朱鹮
1988年,中国发行第一组“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纪念币,其中一枚是朱鹮。该纪念币面值10元,重27克,含银量92.5%。1997年,还曾发行面值5元的青铜朱鹮纪念币。
朱鹮作为新潟县的代表,登上了日本地方自治制度施行60周年纪念币。
1981年,为抢救朱鹮,日本将仅存的5只野生朱鹮捕获,送至新潟县佐渡保护中心,但人工繁殖计划失败。
1999年和2000年,中国向日本赠送了朱鹮“友友”、“洋洋”和“美美”。来自中国的朱鹮让日本的抢救计划得以重启,2008年9月,朱鹮被放归野外,佐渡岛的天空重现朱鹮身影。
这套新潟县纪念币,500日元硬币图案是“友友”和雌鸟“美美”的“合影”。1000日元银币上的图案,则是1999年第一次人工繁殖诞生的朱鹮。
朱鹮飞回我们身边
自朱鹮在陕西秦岭南麓被重新发现后,通过中国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中日韩的携手合作,“秦岭七君子”经历了“保护”、“繁衍”、“复兴”,朱鹮保护成为了生态保护事业的经典范例和中日韩共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合作纽带。
画家晏子笔下的朱鹮
《“鹮美天下和谐家园”油画展》正在世博会博物馆展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万物相生相伴”为主题,分为“生态家园”、“翩跹四季”、“飞向未来”三个篇章,传递对秦岭、朱鹮、自然的诚挚热爱。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濒危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美誉。
本周日(11月27日),展览即将闭幕,为什么说,朱鹮的“重生”是一个奇迹?为什么朱鹮会喜爱秦岭这片大地?也许你能在这些画作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