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莫奈与他的朋友们-沉浸式光影大展全球巡回中国之旅上海站”,通过国际级别的光影科技,不仅重现了莫奈的《睡莲》、《日本桥》、《撑阳伞的女人》等经典作品,还能一睹马奈、德加、毕沙罗等15位印象派大师的画作。
01漫漫创作路
每个大师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莫奈也不例外。
克劳德·莫奈
童年的莫奈画作已备受瞩目,5岁时他跟随家人移居诺曼底的勒阿弗尔。上学时,莫奈将老师画成漫画人物,成为镇上家传户晓的人物,每逢星期日,他更会在画框店的橱窗展出画作。
《在特鲁维尔的海滩上》,克劳德·莫奈,1870年,马蒙坦莫奈博物馆藏
成年后,莫奈的创作生涯却是饱经风霜。
夏尔·格莱尔自画像
立志成为艺术家后,莫奈加入了瑞士大师夏尔·格莱尔(Charles Gleyre)的工作室,当时的他生活艰苦,与同窗彼埃?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共住一室,只吃豆子充饥;每逢裸体模特儿抵达工作室前才会煮食,因为要点起火炉取暖。
彼埃?奥古斯特?雷诺阿
即便如此,莫奈仍旧坚信艺术必须充满生机、捕捉当下,直接接受大自然的启发,因此必须到户外作画(法语为“en plein air”),这种信念后来成为印象主义的重要信条。据说莫奈曾在零度以下的气温外出作画,身穿三件大衣,带上热水瓶浸泡双脚,胡子都结成冰。
《挪威桑德维肯的雪景》,克劳德·莫奈,1895年
02学院派的启蒙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时,莫奈和卡米耶·毕沙罗来到伦敦避难,发现了透纳的画。
卡米耶·毕沙罗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自画像,1799年
《奴隶船》,透纳,1840年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英国学院派的代表,他以对光线与色彩关系的把握而闻名于世,这一点给予了莫奈非常重要的启发。
《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克劳德·莫奈,1872年,马蒙坦莫奈博物馆藏
在返回法国后第二年1872年,莫奈就创作出了《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而印象派也由此得名。
03色彩至上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一直推崇色彩至上,他曾说过,“色彩叫我终日痴迷,叫我欢喜叫我忧。
《绽放的睡莲》,克劳德·莫奈,约1914-1917年作,于2018年5月8日在佳士得纽约以84,687,500美元成交
莫奈的配色技巧非常独特,他的作品色彩表达细腻,偏向柔和却又生动,朦胧中又能清晰的表达光影效果。
他的画作中,颜色通常非常丰富,冷暖色调交织,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04莫奈配色
他的画作中,颜色通常非常丰富,冷暖色调交织,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在《睡莲》中,他运用了蓝和绿两种主色调,蓝代表水的清澈和深邃,绿则代表睡莲叶子的鲜活和生机,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红色和粉色的花朵成为蓝绿色画面的点缀,增加了画面的饱和度和明亮度。
他的配色方案非常多样化,可以非常和谐,也可以非常对比强烈。
他善于运用色彩的深浅、饱和度、明度、比例及与其他颜色的搭配等因素,产生多种效果。
莫奈的配色技巧对于我们日常的穿搭、家居设计等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05莫奈调色板
《睡莲》,克劳德·莫奈
莫奈常常把最新面世的颜料运用到绘画中,并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如这幅完成于1906年的杰作——《睡莲》(Water Lilies)。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文献与科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藉着显微镜及多种科技手段,解析了《睡莲》的颜料材质和绘画技法。
具有温暖明亮感觉的铅白常常出现在莫奈的调色颜料中。
莫奈在这幅画上把法国群青、钴蓝与其它颜色混在一起,描绘出大片以蓝色为基调的阴影。
画中透亮的深红色与沉着偏橘色的朱红形成对比,给周围的花朵增加了维度。
纯净的深铬绿,展现了画中暗绿的叶子部分。
莫奈偏爱鲜亮的钴紫色,不喜欢用红色和蓝色调出来的紫色系。
莫奈总是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小心翼翼地用自己调制、叠加的颜色画画。在创作中。他严谨不苟、善用创新颜料,把水上花园里千变万化的光与彩、动与念定格下来,成为传奇。
06 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
1878年的巴黎世博会盛况空前,在这届世博会上贝尔发明的电话、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等先进的科技产品格外引人注目。
莫奈有感而发创作了两幅作品,激情描绘世博会盛况,这两件作品就是《蒙特戈依街道》和《圣丹尼大街》。
《圣丹尼大街》
《蒙特戈依街道》
莫奈用豪爽的笔触勾勒出彩旗的动感。红白蓝色的复迭运用,画面浮动出音乐的效果,仿佛间,旗帜随着节奏尽情地舞动了起来,色调也明亮了起来。
莫奈终其一生,执着于光与影的色彩描绘,有着纯熟的技法与极其敏锐的色彩敏感度。
而他画作色彩,也成为我们汲取灵感的源泉。
展览名称:莫奈与他的朋友们-沉浸式光影大展全球巡回中国之旅上海站
展览地点: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818号世博会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9日– 2024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