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潘玉良逆袭的“贵人”

日期:09-03-2024

图片

人生得一恩师,三生有幸

图片

《南京夫子庙》刘海粟

1925年布面油彩

刘海粟美术馆藏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刘海粟曾多次赴南京(民国教育部等均在此地),为学校谋发展。夫子庙为南方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自然是刘海粟所崇敬和向往之地。

图片

《夫子庙》潘玉良

1937年布面油彩

安徽博物院藏

  1937年,潘玉良作油画《南京夫子庙》。该画作随潘玉良到法国得以保存至今。

二人的画作同时在世博会博物馆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中展出

对于潘玉良来说,

刘海粟既是她的恩师,

也是她的朋友和精神支柱。

惊觉睡梦,艺术救国

上海美专——新文化引领风潮的中流砥柱

  1912年秋,一所以破旧立新、救国救民为己任,谋求中华文化复兴的现代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即后来的上海美专)破土诞生。

图片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17岁的刘海粟与乌始光等人,誓言要以艺术的新知改良中国社会,“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我们要在残酷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

图片

1930年刘海粟拜访巴黎美术学院院长贝纳尔

  面对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列强入侵的内忧外患局面,青年的刘海粟们忧时忧国,不图安常处顺,矢志为人生、社会奉献一己之价值,以兼济天下的恢弘胸怀,热情地投身到“艺术救国”的浪潮中去,于社会拓荒,为民智启蒙。

  上海美专是我国第一所按照西方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专门学校,它的创办和探索实验,不仅为中国美术教育奠基立柱,更是成为新文化引领风潮的中流砥柱和人才摇篮。

  男女同校——潘玉良与上海美专

  上海美专在刘海粟的推动下,成为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同校的美术学校之一,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性别界限,为女性接受艺术教育打开了大门,上海美专给予了她们平等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在这个充满创新和机遇的环境中,有一群女性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造力,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女性力量。

图片

《上海美术学校学籍簿》

上海市档案馆藏

  1920年9月4日招考结束,7日公布考试结果,潘玉良(报考时名字为“潘世秀”)等女生被录取,作为插班生编入第十一届西洋画正科班学习...这是上海美专招收的第一批男女同校生,开上海高等学校男女生同校的先河,也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批男女同校生。

图片

上海美专20周年一览中

刊登的“本校过去各种小影”中之一

(左侧圆框中为校长刘海粟,右侧为西画系二年乙班的潘玉良)

拍摄于1920年10月29日

  9月6日上午十时,上海美专举行本学年开学典礼,首批女生参加典礼,刘海粟发表演说。

图片

创办上海美专时的刘海粟

  到1922年冬季,经过几次极精细、极谨慎的讨论,决定美专全部开放,不另设女校,将女学校址改为第二院,容高校师生。至此,上海美专首开先河让男女同校,在当时尚有男女授受不亲说法的时代背景下,成为敢为天下先之破冰之举。

  旅游写生,教学探索

  走出课堂——第一次男女旅行写生队

  刘海粟倡导并实践了大规模的旅行写生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直接面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写生,也促进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直接观察和体验,提高了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1918年四五月,校长刘海粟带队的首次旅杭写生就引起关注。后来刘海粟在《西湖旅行写生记略》中述:“吾国美术尚在幼稚时代,野外写生,几为创见,故所至聚而观者,途为之塞。有多数学界中人,则均知为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之野外写生云……”首次赴杭旅行写生之翌日,沪上各报均记录此事。

  上海美专师生赴杭州写生途中

  1920年10月29日,潘世秀随上海美专秋季旅行写生队赴杭州西湖写生,率队教师为刘海粟、王济远和汪亚尘。这是上海美专第一次男女旅行写生队,出发前全体队员合影留念。

图片

  据记载,每年春秋二季,由美专教员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上海美专旅行写生队”在校长或主任的带领下赴杭州、苏州、无锡、镇江和南京等地的风景名胜实地写生。西洋画系学生自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艺术教育系学生第四学期及中国画系学生第五学期始,每学期有旅行写生之学程。每回旅行写生,虽则每个学生需缴纳一笔十多元的开支,却仍乐此不疲、踊跃参加,同行的教师亦兴味盎然。

  时至1924年,上海美专的旅行写生已创成风气,规模日大。据当时西洋画科教授要旨及实施状况中记载“去则二三百人,居一月余,如临时学校然,……频归必开展览会,以表白其所习者,观者动辄万人。”

  人体模特——冲破旧势力的束缚

  上海美专在实践西洋美术教学中突破封建旧制,率先实行美术教学中必须进行人物造型基本功训练,聘请男女模特儿作人物裸体写生素描课。上海美专正按照预定办学目标蒸蒸日上发展着。

图片

  可是,在封建礼教观念依然浓重的旧中国,上海美专率先聘用男女模特儿,让男女学生共作人物裸体写生,又公开展出这类作品,引起社会新旧思想冲突是必然的。

  据袁志煌编《刘海粟年谱》载:1917年“七月,学校举行成绩展览,陈列人体习作,城东女校校长杨白民观后大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后来形成一片社会舆论,指责上海美专的行为“有伤社会风化”。

  此时,刘海粟已是第二任校长张聿光之后的第三任校长,所有社会舆论的矛头都针对着刘海粟。于是,忽然间,上海美专和刘海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中。

图片

上海美专师生与人体模特合影

  就是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刘海粟顶住压力,继续坚持新美术办学,让学生能在当时就接收到前沿的美术教育,刘海粟本人和上海美专的办学都具有这种敢于冲破旧势力束缚、敢于背叛旧观念的创新精神。这一做法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争议,但最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西洋美术,创新精神

  回国任教——重振学校声望,提升教学实力

  回到上海美专任职的潘玉良面对的是一个校务动荡、教学混乱的学校。

  1926年冬,上海美专发生学生运动,俞寄凡等部分教师和学生因不满校方的处理而离开学校,校长刘海粟被迫将学生提前放假。第二年3月学校开学,由于到校学生很少,不得不在4月1日被迫停办。尽管5月中旬美专得以复校,但到校学生依然寥寥。1928年春,刘海粟辞去校长职务,由政界要人徐朗西接任校长。上海美专为了重振学校声望,提升教学实力,聘请潘玉良担任西洋画系主任是重要举措之一,同时还聘请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毕业的高乐宜出任教务长。

图片图片

上海美专十七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联席会会议记录

(潘玉良以西洋画系主任身份出席)

上海市档案馆藏

  1928年9月4日,上海美专教务处召开学年第一次各学系主任会议,作为西洋画系主任的潘玉良因故未能出席,由刘海粟代为出席。

图片

潘玉良制定的上海美专《西洋画实习教室规则》

上海市档案馆藏

  9月8日,潘玉良以西洋画系主任身份出席上海美专十七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席教务会议,在会议上通过了她起草的《西洋画实习教室规则》。

  12月7日,潘玉良出席上海美专第三次联席会议,当选本学期成绩展览会委员和毕业考试成绩审查委员会委员,该会议主席为刘海粟。

  东西融合——刘海粟、潘玉良与法国

  1929年至1935年,刘海粟两次游学法国,除了在办学理念上更加坚定他开阔前行的步履,在艺术创作上身临其境地体认研究,也给了他中学为本、兼容东西的气度和底蕴。

图片

《巴黎歌剧院》刘海粟

1931年布面油画

刘海粟美术馆藏

  画中,暮色包裹着气派壮丽的歌剧院外立面以及周围熙攘的人群。人群中有戴着高帽前来看剧的市民,也有混入其中的报纸小贩。画家从这车马十万的壮观感受到了巴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图片

《欧洲随笔》

  刘海粟曾在《欧游随笔》里写道:“巴黎繁丽闻于天下,而又为今世文艺中心地,夙昔相思甚殷”。这份相思在巴黎歌剧院前凝结成震撼,又转而变成落寞。画家见证热闹而不参与其中,只俯视着这些面容模糊的陌生人。暖咖调的街景和昏蓝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身处异国繁华都市的寂寞感油然而生。

  欧游期间,刘海粟认识到了西方艺术史清晰的发展脉络,相比之下更凸显了中国从清代以来停滞不前的美术发展,也因此更加激励他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决心。

  这份心愿同样抱持于同时期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留法中国艺术家们,如潘玉良。

图片

  1932年至1936年,潘玉良与刘海粟一同加入“摩社”——以“发扬固有文化表现时代精神”为宗旨的艺术团体,并担任“中华美术协会”理事。此外,二人作品均参展上海美专主办的现代名画展、上海万国艺术剧院主办的“中国现代名画展览会”。

图片

1936 年中国现代画展

潘玉良与卓别林握手,后站立者为刘海粟

图片

1936 年上海圆明园路万国艺术剧院

举办中国现代洋画展(图中人名为笔者标识)

  1936年1月,潘玉良受聘担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主任,并由刘海粟等人担任导师。研究所下设洋画研究所和国画研究所,直接受校长领导。2月,潘玉良出席上海美专二十四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务会议,讨论旅行写生、绘画研究所等事项。3月,确定该届旅行写生地点为青岛。

  1937年,作油画《南京夫子庙》(55x72cm)、《六和塔》(71x56cm)、《桐庐待发》(56x73cm)等,这些画作随潘玉良到法国得以保存至今。

  对艺术的忠诚、执着、创新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贯穿于刘海粟先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他的中国画既紧紧掌握了“笔墨武器”,又选择性地融入外来技艺。他把艺术创新的辩证关系讲得透彻明了,他说“创新不能忘记旧,不懂得旧,就谈不上创新”。

  而潘玉良一生坚守“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理想。她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传统中寻找平衡,以中国写意笔法构建西方绘画的具象之形,创造出既具有东方精神又不失西方现代感的独特风格,为现代艺术做出丰富的贡献。

世博会博物馆与刘海粟美术馆双馆联动

世博会博物馆展出潘玉良油画

图片

《巴黎街头》

图片

《公园内小憩》

图片

《九龙瀑桥之风景》

图片

《河上泛舟》

刘海粟美术馆展出

刘海粟布面油画

图片

《巴黎歌剧院》

图片

《日光》

图片

《外滩风景》

图片

《北京前门》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被纳入“中法文化旅游年2024”框架,从上海视角切入叙事,精心梳理潘玉良在上海和巴黎时期的艺术轨迹,通过近百件珍贵作品和历史文献,讲述艺术家超越国界、塑造自我、融会中西的艺术历程。

图片 图片

  潘玉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刻启示。她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独立、坚韧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为女性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她的艺术生涯不仅映射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留法艺术家百年来的开拓与交流。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们邀您一同踏上潘玉良的艺术旅程,感受其闪耀于申江之畔和塞纳河畔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