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博物馆最让人美眼暖心的重磅临展“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正在展出中!
英国V&A博物馆的123件(套)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紧密相关的典藏珍品,免费对公众开放。
凛凛冬日,一起来看莫里斯展吧!
在步入展厅前,小编特地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该展览背景,比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发展、艺术思潮、现代启示等,希望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理解展览哟~
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19世纪末的艺术与设计革命,感受那份对自然和手工艺的无限热爱。
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英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传统的手工艺渐渐失去了光彩。工厂里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商品虽然多,但往往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美感和品质。与此同时,当时流行的维多利亚风格装饰艺术又过于复杂,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作理论指导,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进行主要实践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拉开了帷幕。
这场设计改良运动旨在改变设计与技术的对立,希望能够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为当时的社会提供更多的美育和就业机会,体现服务于所有人的生活美学意义。
“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肖像
弗雷德里克·霍利尔摄影 1884年
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设计师、诗人、工匠、社会主义活动家。他亲自参与设计制作,涵盖壁纸、地毯、家具等众多领域,作品风格自然清新、优雅质朴,具有浓郁的中世纪与乡村田园风情。
在设计理念上,他强调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注重材料的天然质感和手工技艺。同时,莫里斯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关注社会公平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实践为后来的设计运动奠定了基础,至今仍被视为“现代设计之父”。
(左)“莨苕”壁纸样品;(右)“莨苕”壁纸设计图
威廉·莫里斯设计
“埃文洛德”印花棉布设计图
威廉·莫里斯设计
自然之美: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灵感
大自然一直被工艺美术者们视为至高力量的存在,是创作的灵感源泉。不论是在农村中栖居,还是于工厂里劳作,亦或是在城市中心忙碌,那旖旎的风景、浩渺的大海、灵动的动物、葱郁的植物、娇艳的花卉以及渺小却奇妙的昆虫,皆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
虽然采用自然元素辨识度很高,但它绝不是照搬复制。与之相反,设计师将根据每个物体的造型与功能进行适当解构与调整,并在成品中突显材料的自然品质。
威廉·莫里斯通过复兴传统材料与技术来重振手工艺。他主张设计师必须全面了解工艺及制作过程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但启发了追随者,还使他们格外珍视材料的本真性,将自己看作材料和成品之间的媒介,强调“手工”与“非机械化”在艺术设计及制造中的价值。
在组织方式上,工艺美术运动借鉴中世纪行会制度,成立分门别类的行会与协会,以合作互助的模式构建起人际间的友爱关怀,让艺术更贴近生活。与此同时,制造商为迎合市场需求,与设计师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工艺美术品走进更多的英国家庭。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与现代启示
“我不愿艺术仅为少数人而存,正如我不愿教育、自由仅眷顾少数人一般。”——威廉·莫里斯
工艺美术运动是对自然的礼赞,是对技艺的尊崇,是对美的回溯。它的影响,飞凌在建筑的屋脊上,流淌在家具的线条中,绽放在织物的纹饰间。穿梭于展厅,我们仿佛看到了威廉·莫里斯在昏黄的灯光下,如琢如磨的身影。这身影掠过时代变迁,浮现在受其影响的后世作品中。
艺术与生活本就紧密相连,每一个平凡之物都蕴含非凡之美。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亦不应忘记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工艺美术运动所承载的匠心制造值得传承与发扬,让我们带着对美的期待,在生活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美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