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世博会 | 让你看看各国的“碳中和”怎么玩

日期:11-10-2021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开启2020迪拜世博会“城市乡村发展主题周”,是本届世博会十大主题周中的第三个重要板块,各个国家和组织将针对如何在城乡发展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

  

  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

  从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开始,组织者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世博会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第一届世博会的主场馆,水晶宫在当时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代表,同样也将可持续性理念广泛应用。

  2020年迪拜世博会将继续承载着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与各国建筑师在探索中寻找新的突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迪拜世博园各个国家馆的精彩呈现吧!

  瑞典馆

  

瑞典馆建筑外观

  作为北欧著名的“森林王国”,瑞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70%的森林覆盖率让建筑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大展身手。

  
瑞典馆内部结构

  相关负责人员介绍道,“为了将这片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森林带入迪拜世博会,瑞典馆使用了300颗取自当地的云杉树用作主展馆的框架。”在瑞典,每砍伐一棵树需要种植两棵树来帮助森林资源的保护。瑞典馆不仅严格遵守了该项规定,还自发的多种植一棵树来表达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支持。树干间紧密的排列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还巧合般的构成了2米社交距离,以此提醒来访游客时刻注意防疫要求。


树干间的社交距离

  波兰馆


波兰馆建筑外观

  波兰馆依靠于树状的建筑结构外形,以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动态飞鸟,承载着友谊从北欧平原飞向阿拉伯世界。


可回收材料制作的飞鸟

  展馆建筑的所有木材均取自于波兰本地生命周期较短的梣树、白蜡树和松树等材料。在展厅内部陈设着的“波兰桌”也是由例如陶瓷、玻璃等建筑材料和矿材制成,桌上的装置将会向游客讲述波兰丰富的自然资源故事。


“波兰桌”

  新加坡馆


新加坡馆建筑外观

  新加坡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及环境保护技术的运用上为沙漠中的世博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


生态花园

  新加坡馆的设计旨在向世界介绍它“自然之城”的愿景。设计师将具有新加坡特点的植物作为生态圈的主要结构来帮助减小建筑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绿荫的笼罩下配合隐藏在馆内的干雾扇可以为游客在高温中降低至少6℃的体感温度。


隐藏在绿植中的干雾扇

  整个建筑利用反渗透过程中淡化海水做为馆内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将新加坡馆整体设计成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在屋顶上排列着517个太阳能板可以实现新加坡馆的所有供电,馆内的一切需求都可以通过科技转化成其他所需的资源来保证生态圈的正常运行。

  西班牙馆


西班牙馆建筑外观

  高耸的彩色圆锥结合西班牙本土创意和阿联酋的沙漠色彩在骄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锥形的建筑结构可以促使空气流通,把周边的高温空气从顶部降温后缓慢下沉到底部,用节能环保的方式为馆内游客带来清凉,让来访者享受到自然和色彩的双重体验。

  

  彩色圆锥内部

  西班牙馆内建筑材料具有高达90%的回收率。彩色锥体更是由可回收纤维制作而成,不仅环保,还可以在隔绝高温的同时提高透气性。从对建筑资源的选择和该建筑对空气和地面的整体影响来看,这都是对可持续性建筑理念最好的表现。


圆锥下的太阳能板

  奥地利馆


奥地利馆建筑外观

  奥地利馆是由相互交错的锥体构成。在今年九月,凭借这个白色的建筑斩获了“2021年全球建筑与设计奖”。

  奥地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阿拉伯地区独有的“风塔”,整个展馆的建筑结构由产自本地的粘土和壤土制成,不仅可以通风隔热,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时的危险系数。


馆内构造

  奥地利馆独特的设计不仅环保,在节能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馆长Philipp Schramel表示,展馆仅凭借白天锥体截断处为馆内提供持续性的光源与“风塔”结构隔温通风的特点就可以让奥地利馆相比较其他大型展馆节约近70%的用电量。


顶部通风口

  意大利馆


意大利馆建筑外观

  当你在空中俯视迪拜世博会时,可以发现在众多创意十足的展馆中意大利国旗正平铺在Al Forsan公园旁,这就是意大利馆。该馆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回收材料所制成的,包括顶部的国旗也是由天然着色剂渲染而成。


意大利馆俯瞰图

  航海是意大利馆的重要元素,悬挂在展馆的绳索同样也饱含着可持续性的创造理念。由塑料制成的航海绳索总长度超过70公里,相当于回收了200万个塑料瓶!


航海绳索

  超过150根垂直柱体支撑起的钢制船梁构成了意大利馆的整体框架,而这个巨型船梁将会在展馆拆除的时候继续完成它未完成的使命。


内顶部的巨型船梁

  馆内的部分地面和墙体都是由咖啡渣制作而成,行人小径的覆盖材料更是别出心裁,由风干后橙子皮粉末制作的路面不仅环保,而且美观。

咖啡渣制成的墙体路面


橙子皮制成的小路

  荷兰馆

  

  荷兰馆建筑外观

  为了解决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紧缺的“水”、“能源”、“食物”三要素,荷兰馆根据迪拜特有的条件将展馆设计成一个封闭的生态圈,仅依靠阳光实现的太阳能降雨来帮助可食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实现水、能源和植物的相互影响完成闭环。在生物农场的正常运行下,展馆可以在每一天生产近1000升水用于浇灌和其他用途。

  

  生物农场

  馆内所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和生物材料均未加工,在世博会结束后会直接拆除回收并重复利用。


方便再次使用而未经加工的建筑钢板

  捷克馆


捷克馆建筑外观

  在可持续性的建筑理念里,捷克馆的设计师的创意最为大胆。以捷克理工大学合作的S.A.W.E.R.(Solar.Air.Water.Earth.Resources.)项目为指导,建筑师与工程师将整个展馆倏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能源转化机器。仅通过阳光和空气在项目设施的运转就可以获得充足的水资源。这些水不仅可以用于灌溉捷克馆内的植物,也可以为世博园区其他部分提供用水储备。


馆内S.A.W.E.R.项目核心

  高达12米的由玻璃纤维制成的“云”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支撑结构,还是将空气通过太阳能转换成水后的唯一通道。作为捷克馆的重要能源来源,阳光可以帮助这个巨大的能源转换机器不借助任何外力而独立自主的运作。


顶部太阳能板


玻璃纤维管“云”


玻璃纤维管“心脏”

  上海是世界城市日的首倡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得到各国的纷纷响应,以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科技发展与成就,展示了这一理念的实践,时隔十年,在不断的传播中深入人心,为此次迪拜世博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世博会博物馆以传承世博遗产、发扬世博精神、保存世博精髓为宗旨,在2020迪拜世博会的“城市乡村发展主题周”,再一次将“世界城市日”这个世博遗产呈现给大家,共同推广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此次世博会主题“沟通思想,创造未来”积极响应。

  供稿:迪拜世博会世博会博物馆展馆工作组  李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