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隧道里,阅读历史的真实——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第三党支部赴上海档案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日期:08-19-2020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的必修课。8月14日下午,世博馆第三党支部党员及群众代表走进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目前有四个展览正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展出,不啻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之一。参观四展,可以读懂初心的思想之源、理清初心的历史表现、把握初心的时代呼唤。

  上海市档案馆始建于1959年12月31日,2004年5月设于外滩的新馆正式对社会开放。上海市档案馆拥有240万卷的丰富馆藏档案,保存了完整的上海城市记忆,构成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大楼位于中山东二路9号,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原名"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后改名为"浦江大楼"。大楼于1937年开始建造,1939年落成。建筑造型采用哥德劳曼耐司克样式,外形呈长方形,简洁流畅,是法租界外滩第一座现代化商业建筑。

  “温暖的回响”——上海市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档案文献展

  

  档案馆底楼,“温暖的回响”——上海市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档案文献展,展览分为“上海人的小康之路”“档案见证上海支援全国”“助力脱贫的温情记录”三大板块,通过220余件珍贵的档案文献、照片、实物及影像资料,真实记录上海人民奔小康以及上海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进程中的生动图景。大家观看了“温暖的回响”——上海市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档案文献展,系统了解相关情况和成果,深切感受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翻天覆地变化、改天换地壮举、惊天动地事业和助力全国脱贫攻坚的上海力量、上海智慧、上海温度。

  

  展览展出的珍贵档案文献、照片、实物及影像资料,内容详实。自1992年起,上海的对口支援工作已走过28个年头,相关援建档案种类丰富、门类齐全。展览还展示了“馆藏上海支援全国珍档”,涵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服务全国、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数量共50件,部分为首次公布。

  “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

  

  档案馆二楼为《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的常设主题展厅,展览通过600多件组珍贵档案、照片、实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展览通过增补“红色记忆”、找寻“消逝的记忆”推出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照片、史料档案,其中诸如爱俪园、德国总会、上海大学、三角地菜场、老城墙等十里洋场赫赫有名的城市地标,由于种种原因,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此次档案展通过影像、照片等方式还原了一幅斑斓的历史拼图。

  参观《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览

  “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

  “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展出,展览位于档案馆三楼,展出的300余件珍贵文物静静“讲述”着孙中山与上海城市精神的关系。2020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本次展览在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的同时,也揭示孙中山与上海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深刻关系。

  展览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线,以地点为坐标,从革命的窗口、革命的舞台以及港湾三个层面再现了孙中山生前在上海的革命历史足迹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第二部分讲述了孙中山逝世后,上海民众对孙中山的缅怀与纪念以及孙中山对上海的影响,特别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孙中山思想和精神留下的可歌可泣的篇章。第三部分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上海对孙中山的缅怀与纪念以及上海这座城市对孙中山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展览共展出300余件展品,其中实物近200件,图片100余件。首次展出近30件,分别为孙中山撰写《实业计划》时所用的参考书、孙中山手书《博爱》《天下为公》、宋庆龄珍藏的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会的相册(1956年孙中山诞辰90周年上海市政协举办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会)、宋庆龄珍藏的孙中山纪念邮票册、宋庆龄珍藏的《总理纪念歌》唱片、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照片、记录征集活动的《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1930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印制的《日用宝鉴》书中记录了以孙中山重要生平经历为纪念内容的国家节假日、中华民国铁道协会赠孙中山的周年纪念会合影照片、1920年代德商礼和洋行发行的孙中山纪念表广告单、印有孙中山邮票的信封、明信片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展览位于档案馆四楼,展览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出了260余件珍贵档案,其中中央档案馆馆藏220余件,上海市档案馆馆藏40余件。近百件珍档系首次在沪展出,包括马克思、列宁的亲笔书信,毛泽东同志亲笔起草的中共党史上多篇重要文献及多封书信、文稿和题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书信、文稿。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世博馆第三党支部带领党员和群众走进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参观学习,追寻上海发展足迹,回放城市记忆,使大家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更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立足岗位继续奋斗的无穷力量。

  党员、群众代表参观体会:

  唐君琦(党员代表):今天参加支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参观《温暖的回响——上海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在这关键时刻,博物馆可以做些什么呢。事实上,我馆WE Kids青少年教育在两年前就加入到为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进行支教的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直播课“世博小讲堂”让学生们了解博物馆,了解世界,拉近孩子们与外面世界的距离,启发他们的求知欲,用实际行动对这些地区的孩子们进行“扶智扶志”的帮困工作。

  高伟利(党员代表):通过观展,看到了上海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在积极助力其他地区的共同富裕,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上海的扶贫工作不仅仅在消费、物资方面,更在渠道对接、教育扶贫等各个方面开展扶贫,精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上海成立了扶贫研究中心,相信今后上海一定会做的更好,在实现小康之路上,不能少下一人,扶贫工作仍然需要许多路要走,国家民族要强大,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必然之选。

  谈志华(党员代表):在参观中,我既看到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也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同时,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昨日的历史是陈旧且沉重的,是我们这一代无法想象的,但正因为经历过荆棘和坎坷,现在的繁华才更有意义。

  看着共产党员们的先进事迹,我颇有感触,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具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奋发有为、顾全大局的意识,使得我们的城市茁壮成长,快速发展。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将它遗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势和劣势,为之不断努力奋斗,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顾玉婷(党员代表):步入外滩档案馆,首先参观了一楼温暖的回响——上海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临展,两百多件珍贵的档案文献记录着上海人民奔小康以及上海助力全国脱贫奔小康进程中的生动图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脱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些地区已经脱胎换骨,正如展览中每张笑脸的背后都是人民的努力与汗水换来的,当前,我们处在收官冲刺阶段,需要全国人民一条心,凝聚共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急需强大力量。随后参观了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档案承载记忆、记忆启发梦想,梦想照亮未来。

  编辑:世博馆第三支部

  摄影:世博馆第三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