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种形势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
如何让过去与未来在现在相遇?如何让孩子在这样的相遇中具备适应未来的能力?
史家小学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基本属性,聚焦课程改革,不断推动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课程形态的跃变。带领学生“行走”在各个博物馆中,与孩子一起在“博物”中博“悟”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其不断成长。
博物馆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保存者,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精粹的殿堂。这里具有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孩子们“博物”世界的起点,更是他们“博悟”成长的新课堂。
《博“悟”课程》的构建
从“博物”到博“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构建是史家小学课程理念的直观表达。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突破了条框育人的边界,符号学习的边界,单向成长的边界。以博物馆中的文物为载体多角度解读文物背后所承载的传统美德、核心思想以及民族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生命中,让他们成为一颗颗饱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民族自信的“种子”成长发芽!
为此,我们研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简称《博“悟”课程》该课程包括两个课程体系即《漫步国博》系列课程和《博悟之旅》系列课程。
《漫步国博》——穿越在学校与博物馆之间
《漫步国博》系列课程,是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进行学习的课程。该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能够直面真实的文物,能够通过文物看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生命繁衍等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进步的历史脉络,从而完成从认知到规则的学习过程。
该系列课程分为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四大单元,共计34个教学主题。课程整体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中国汉字、饮食发展、服饰礼仪以及音乐、诗歌开始,把博物馆里一件件冷冰冰的文物生活化,让它们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贴合,赋予博物馆课程一种生命力。
该系列课程在整体框架编排上遵循了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安排。整个主题内容逐步向学生呈现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礼仪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
《博悟之旅》——穿越在博物与“博悟”之间
《博悟之旅》系列课程是以史家20余年的“和谐教育”实施为依托,培养学生创造、责任、规则、尊重、生命五大意识培养为内涵特色的课程。该课程透过博物馆内的文物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诠释创造、尊重、责任、生命、规则五大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文物背后的内涵故事,紧紧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该系列课程以150件国宝文物为载体进行课程的设计,展现蕴含在文物中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核心思想等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汇其中,实现教育的“润物无声”。
该系列课程五个主题在编写时都是遵循着从个人——社会——国家的三个维度来进行。并且将每一个主题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解,体现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具体如下:
《博“悟”课程》的构建极具系统性与开放性,课程的整体构建既服务于史家小学课程理念,更是史家小学育人目标的具体呈现。同时该课程在时空上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边界,并向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无限延伸。从课程的整体框架和内容上看,该课程具有文化性的特征,而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实施的有效途径。
博“悟”学习的方法
长期以来受“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影响,课堂教学容易陷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与单向灌输的误区,授课方式局限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做。在“博悟课程”实施中,我们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促使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在历经五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经过反复的探讨与试验,最终归纳梳理了六种博“悟”学习方法:
1.字词溯源法
即引领学生通过文字或字词来源的探索,进行学习,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对历史典故、用途用法、制作工艺的了解来重新解读文字或者是词语的本意,从而获得对文物的认识与了解。
例如:在对“一模一样”的溯源学习中,我们知道该词语的本意是不一样的意思,而这一本意则是源自于青铜器铸造的工艺,后来随着铸造工艺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完全一样的释义。学生在探究铸造技术的发展中“渐悟”,最终探寻到词义变化的原由。这种对字词溯源的探究,正是一种为学生积淀文化底蕴的过程。
2.猜想实证法
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文物上的有效信息,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提出相应的问题,给予问题大胆猜想。
针对自己的猜想学生要通过信息搜集、对比分析、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给自己的猜想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权威学者或专家的猜想与实证信息,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新知。在新知的基础上再去观察文物,认识文物,学生的自豪之情,民族的认同感则会油然而生。这样的自主探究过程是一种不断的“领悟”最终到“顿悟”的学习经历。
3.模拟感悟法
即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模拟表演,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在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顺利完成表演任务,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悟祖先的聪明才智。当然,在表演活动中也有可能会发现问题,那么就要在小组合作与讨论中寻找到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顿悟祖先的伟大以及他们的聪明智慧。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因为各种问题的出现而没有完成模拟活动,那么教师就要带着学生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寻找其中的难点,再与古人的解决方法对比,进而学生便会在困难原因的查找中“渐悟”祖先的伟大,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真实体验的情绪过程,这份真实的体验会让学生或是慢慢地“领悟”,或是突然“顿悟”。
正是这种不断地“感悟”促使学生对人生、对事物、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理解民族精神,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4.摹写创作法
摹写包括视觉摹写、听觉摹写、嗅觉摹写、触觉摹写等,即在教学中通过描摹的活动,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分析讨论,与同伴达成共识,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融汇在文物之中的艺术内涵、文化内涵、思想内涵、精神内涵等信息,“感悟”古人凝聚在文物中的无限智慧。
5.劳作识技法
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了解文物的制作技法,与工具的基础上,尝试着进行模拟制作,根据作品成功或失败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之后再尝试操作,直到最后的成功。这是在不断地反思中“悟”得祖先的伟大与智慧的学习过程。
6.类比寻规法
单件文物足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点,但是当多件文物按照某种历史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通过引导学生对同一学习主题下的多个文物按照历史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发现其蕴含的价值追求。这是在对比分析中“领悟”规律,发现获得的学习过程。
博“悟”课堂的样态
博物馆课程的实施,完全打破学科概念,每一个学习主题都可以是多学科的融合,都可以是跨学科的实施。同时,我们从学生立场出发,打造多姿多彩的博“悟”课堂。
1.跨越学科边界的博“悟”课堂
世界是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帮助学生跨越知识的边界,淡化学科边缘,融合学科知识,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用学生各学科已有知识,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与质疑,在求证中,不断探究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主动建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案例:《载歌载舞》
在介绍这件舞蹈纹彩陶盆的时候,我们设计了三个学习环节。
环节一
观察与发现,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彩陶盆上有15个跳舞的人,分成的三组均匀的分布在了圆形陶盆的周围,这些都能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可能已经知道什么是平均分配了。
环节二
思考与猜想,即思考远古时期没有圆规、尺子、半圆仪等工具,人们如何在圆上进行三等分呢?你能大胆的猜想一下吗?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并未自己的思考提出合理的解释。
随后老师引出考古学家的猜测:这就是古人会利用自然界里很多事物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他们能够利用自然界里本身就有的三等分事物作为简单的测量工具——比如可能是类似三叶草的植物?……
环节三
分析与实证,即如何让别人认同你的猜想?这就是要加以证实。孩子们有的真的利用绳子在圆上做三等分的实验,有的则是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资料分析,有的则是向专家老师求助,还有的孩子则是到自然博物馆去寻找三等分植物的有关信息……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难将之归属于某一学科。
我们以“揭开舞蹈纹的秘密”为主题,在问题驱动下,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历史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通过动手尝试与文献阅读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实现获取知识、能力形成、价值观培养的有机统一。在这种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得以不断生长。
2.学有滋味的博“悟”课堂
“博悟”课程是带领着孩子们从“符号世界”走向“真实世界”的课程。在这里国宝陈列成为孩子们“好奇心的陈列柜”,文化瑰宝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新路径”。孩子们在模拟、表演、实验等实践性的活动中能够深刻的感悟到祖先的智慧,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主动建构其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习真实发生。
例如:
孩子们在看这件击鼓说唱俑的时候,他们通过观察陶俑的神态与模拟动作发现了这个人物造型所表现的可能是当时一种表演职业,它也许是一个杂耍或者说唱的演员。继而,他们再此基础上又分析出当时能够有这种造型的陶俑出现则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表演,也说明当时的社会是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是富足的……
而这与史料的记载基本一致。
此时,文物已经成为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新途径,而我们的课程也由学科逻辑转向生活逻辑,学生则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
3.多重对话的博“悟”课堂
课堂学习不是一个无声的单向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一个交织着多重声音的生动世界。学习是相遇和对话,学习不仅仅是学生个人头脑中进行的个体活动,而是更多的发生在学生与周围世界的多重互动与对话之中。
在《博“悟”课程》中,学习的场域是开放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讲解员、与老师、与同学、与文物、与人类文明对话,倾听国宝对人类历史的诉说:孩子们从红山文化玉龙中追寻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缘起,从千年不锈的青铜剑中看到古人的无穷智慧,从敦煌壁画中寻找丝路之旅的漫漫行程;在这里,知识不再是老师所独享的权威,而是学生与同伴在思维碰撞中的智慧火花;在这里,孩子与自我对话,从而发现世界、发现自我,在情境中构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有人说“教育的根本使命并不是告诉学生今天已确信的答案,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批判地看待这个世界,以便在未来将世界改造得更好。”博物馆收藏历史,但更面向未来。我们的《博“悟”课程》正在带领孩子博览和领悟真实的世界,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探索中遇见这个扑面而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