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姆的城市“新客厅”

[2016-03-09]
来源:艺术与设计     

  阿纳姆中央火车站在历经20年的设计与建造后,随着其换乘大厅在2015年11月的竣工及开放,终于为整个项目画上了句号。UNStudio事务所为换乘大厅赋予了曲线和流动感的设计,从奇妙的“克莱因瓶”找到了这个建筑最富有魅力的形式语言。

WDCM上传图片

4个长210米的站台上方覆盖着优雅时髦的顶棚结构

  荷兰东部城市阿纳姆终于拥有了城市的“新客厅”——阿纳姆中央火车站(Arnhem Central)。当地人对它并不陌生,只是期待的时日太过长久,似乎等的花儿都谢了。这个由UNStudio事务所做总体规划,工期长达20年,堪称阿纳姆二战后最大的开发项目,在去年11月随着换乘大厅的落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阿纳姆中央火车站以富有活力和符合当代建筑美学的新形象,成为了连接荷兰、德国和比利时的重要交通节点。作为建筑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设计的点睛之笔,换乘大厅包含了商业空间、会议中心,提供直接通向周边办公广场、市中心、地下车库和Sonsbeek公园的通道,这一切都被笼罩在换乘大厅巨大的屋顶之下。

  作为国际化的建筑事务所,UNStudio擅长城市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备指引并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和移动。这也正好定义了人们该如何使用这座建筑。为此,15年前事务所提出了其中的很多设计和解决方案,试图让中央车站成为阿纳姆的城市新中心。而对市民来说,中央车站区域和城市的公交车总站连接,加上汽车与停车场等设施,让这里成了阿纳姆的城市大门,满足了人们前往市区四面八方的交通需求。

WDCM上传图片

阿纳姆火车站的建筑细节

  “我们设计这个复合空间的重点是人的移动,研究行人移动是这次规划和设计的基础。比如,场域移动类型分析,包括动线的方向、不同交通工具上下旅客的空间与时间需求、居民的逗留时间、不同空间类型的联通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等,都获得了数据和展开了探讨。”本·凡·伯克尔说,“最后,我们设计出不同交通系统的十字路口并把数量减到最少,也就是行人可以很容易前往他去的地方。例如,从公交车站下车后,前往搭乘火车的最短动线,或者是市民从老市区步行来到办公大楼上班等细节设计都一应具有。”

  在设计实施手段上,建筑师利用灯光来营造动线,如用顶灯洒落在车站的入口、停车场和办公大楼,塑造出一种清澄而延伸的视觉线条作为动线指引。另外,还引入了行人定位和路线指引设备,提供了一个活泼而有安全感的场所。应该说,行人移动、交通运输系统、灯光和建筑物全都融合成了一个连续的景观环境。

  中央车站的换乘大厅总面积21,750平方米。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戏剧化的、扭转的几何屋面,这样的设计为大厅提供了跨度高达60米的无柱空间。与此同时,域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他们设计过格鲁吉亚的库塔伊西国际机场(Kutaisi Airport),华盛顿特区联合火车站(Union Station),以及一些大型的演出场地等。这次,阿纳姆中央火车站是UNStudio事务所从1996年开始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的,而换乘大厅的第一稿设计得要追溯到千禧年。在仔细研究了客流流线和运输模型后,UNStudio提出新的换乘大厅应该拓展成为一台“换乘的机器”,涵盖公共交通的全套流程,以迎合21世纪的旅行需求。在有了这样的交通定位后,阿纳姆市的开发单位还希望把商业空间纳入到规划中,包括办公和商业街、甚至加上住宅单元。

WDCM上传图片

阿纳姆火车站采用玻璃幕,提升室内的采光

  “这是欧洲城市较少见到的混合使用模式,然而是亚洲国家常见的开发行为。但我们要在这样的新鲜尝试中,不仅要塑造都市的核心空间,而且也要掌握设计复合使用形态的建筑。”UNStudio事务所的创始人和主持建筑师本·凡·伯克尔(Ben van Berkel)说。

  早在几年前,阿纳姆中央火车站的地下通道、停车场、公交车站等部分就已经陆续完工和开放了。只是面积最大的换乘大厅在去年才全部完工。回想起来,从开始规划到整体工程完成及开放,阿纳姆中央火车站投入了20年时间和3750万欧元。

  建造工期如此漫长、预算庞大的项目,特别是中间没有任何设计妥协的建筑,无论业主ProRail还是建筑师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在漫长的时间里,让项目有关的所有事情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作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过去20年,从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都有数不胜数的挑战。但是我们锁定在最终的目标,将注意力放在项目的设计和建造上,克服了所有的风险与挫折,与建筑事务所密切合作,完成了这项史无前例的工作。”ProRail的项目经理凯林·凡·海尔蒙德(Karin van Helmond)说。

WDCM上传图片

阿纳姆火车站的室外夜景

  说到设计,主持建筑师本·凡·伯克尔认为阿纳姆中央火车站不再仅仅是一座火车站,它已经成为了移动和出行的枢纽。“我们想要为车站设计注入新的、有生命力的推动力,而不是基于现有的人流和空间活动来设计。新的换乘大厅这个大体量的空间也再次映射出了UNStudio一贯的设计风格:强调曲线和流动感。建筑师没有选择传统的建筑结构,而是用扭曲的墙体和屋顶塑造了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以此把大厅里的天花板、墙体和地面全都过度并联到了一起。

  据说,这个设计受到了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提出的“克莱因瓶”启发。克莱因瓶有点像莫比乌斯环,是一个扭曲、闭合的曲面;没有边,表面往复循环,永不终结。实际上,要实现这个造型上的想法,必须在屋顶和扭转的柱体结构上放弃传统的建造方法和材料,选用更轻的钢材替代混凝土,并通过船只建造技术把大厅搭建起来。

  另外,结合阿纳姆当地的自然坡地景观,UNStudio认为这座建筑已经成了一道流动的景观。在它的内部,地上4层和地下2层的建筑空间里,要分别整合多种不同的功能。于是,设计过程用到了一系列概念性的结构及工具,以便实现不仅为建筑塑造优美的几何形体,还要让它能容纳更多功能。“这其中,我们用到的机构之一叫做‘V-walls’,它是一种混凝土承重结构,不仅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也可以为地下空间提供自然采光。”本·凡·伯克尔说。

WDCM上传图片

天花板、隔墙、地面连成一体

  在建筑设计上,值得一提的还有比换乘大厅提前完工的火车站站台顶棚设计。4个长210米的站台上方覆盖着优雅时髦的顶棚结构。除了塑造出一种光和空间的体验之外,巨大的顶灯、白色的磨砂材料和大量的玻璃也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氛围。在功能上,月台都配备了电梯桥,月台之间是联通的,并且通过共同的通道与车站的北入口相连。

  作为交通的枢纽和城市的地标建筑,阿纳姆中央火车站每天转运着6.5万往来的人口。新的中央车站为城市焕发了活力,让川流不息的人们感受到了设计带来的兴奋和便利。自从新世纪之初,阿纳姆中央火车站被荷兰政府确认为“新重点项目”以来到今天,它作为城市提升和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早已显现出来,城市的性格与愿望也深刻地烙在了阿纳姆中央火车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