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奈川冲浪里》不为人知的15个秘辛

[2016-06-30]
来源:微头条      作者:桃子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非常具有辨识度,在这幅二维图像中大海尽情展现着它的力量。但这幅19世纪杰作的秘辛可能会令你大吃一惊。

WDCM上传图片

  1、虽然它以浪命名,但其实这里面还藏着一座山。

  看画作中间。你可能会以为那是一朵浪花,但实际上它是覆盖着白雪的富士山,日本的最高峰。

  2、它是版画集而不是一幅画

  虽然葛饰北斋是一名画家,但这位江户时代(日本1603-1868年)的艺术家最著名的地方在于他的木版画。《神奈川冲浪里》是其富岳三十六景中有名的一幅。版画集的色彩生机勃勃同时对空间的利用扣人心弦,每副版画都从不同角度和环境刻画了这座巍峨的高峰。

  3、版画集的制作是一种精明的商业举措

  那时富士山在许多日本人眼里非常神圣,也拥有一批崇拜者。因此制作一系列版画,大批量制作并廉价出售是一件不费脑子的事。后来日本旅游井喷,版画也再次复兴,成为游客必带的纪念品。

  4、在创造出《神奈川冲浪里》之前,葛饰北斋已经从事了60年绘画。

  目前很难确定葛饰北斋在创作《神奈川冲浪里》时的具体年纪。不过人们普遍认为他那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葛饰北斋6岁开始绘画,14岁那年成为木刻学徒。18岁那年在具有浮世绘风格版画家Katsukawa Shunsho手下学习。

WDCM上传图片

  葛饰北斋

  5、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能看到《神奈川冲浪里》

  因为是木刻版画,因此世界上有许多《神奈川冲浪里》流传。

  6、日本延迟了它面向全世界的时间

  《神奈川冲浪里》印刷1829至1832年之间,但那时日本不提倡与中国和韩国之前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荷兰人那时只能在长崎活动。日本人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斗争才最终得以开放进出口贸易。1859年,《神奈川冲浪里》的印刷品流传到欧洲,赢得了梵高、惠斯勒和莫奈的赞赏。

WDCM上传图片

  7、日本政客和艺术史学家并不将其视作真正得艺术。

  《神奈川冲浪里》名声大噪,但正如日本艺术史学家 Christine Guth解释的那样:“在日本,木刻版画并不被视为艺术,他们通常被当做一种受欢迎的商业印刷形式。”一旦被用来印刷佛经,木刻版画印刷就成为等同于诗歌和爱情小说插画的存在。

  8、《神奈川冲浪里》并不仅仅包含日本艺术形式。

  除了日本艺术之外,葛饰北斋还学习了欧洲艺术且受到了荷兰艺术中直线透视的启发。他所使用的普鲁士蓝证实当时欧洲较受欢迎的一种颜色,

  9、印刷品时间越久远价值越高

  据估计《神奈川冲浪里》有五千至八千幅印刷品。不幸的是,在生产印刷品的过程中,用来标记颜色的木块损坏了,图片的质量也随之下降。这也是为何博物馆喜欢吹嘘他们的印刷品成品较早。

WDCM上传图片

  葛饰北斋作品

  10、虽然它早期廉价,但现在它的印刷品非常值钱。

  尽管当时制作出了上千幅《神奈川冲浪里》的印刷品,但据估计现在只有上百幅存世。印刷品的保存状态决定了它的价值。印刷品的一级状态仍保有蓝色轮廓,二级状态则变成黑色轮廓。据称前者价值4万至6万美元,后者的价值只有前者的一半。就连保存完好的复制品也值不少钱。

WDCM上传图片

  11、有时候,印刷品会有两次签名

  在印刷品的左上角,你会注意到有个方框里的字都写出来了。在方框里,葛饰北斋刻下了这幅画的名字包括它在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位置。但在方框左边他写下“Hokusai aratame Yituhisu”字样,意思是“来自葛饰北斋,现已改名Iitsu“。在其职业生涯中,葛饰北斋改了30次名字。如今,这些不同的名字被用来区分其作品的不同阶段。

  12、它对音乐有启发。

  法国作曲家Claude Debussy在1905年版本的管弦乐The Sea活页乐谱封面分享了他的灵感源泉。《神奈川冲浪里》让音乐爱好者得以将其交响素描与这幅画结合在一起。

  13、这幅版画令诗人诗兴大发

  看着葛饰北斋野心勃勃的创作,波西米亚-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无法自拔。因此他写出了The Mountain一诗,开头为“六次,三十次复百次/画家试图画下这座山/撕碎,又再次拿起画笔/(六次,三十次复百次)”。他甚至还从图像变成了emoji。

WDCM上传图片

  14、画中的浪并非海啸

  巨浪使得富士山看上去很小,浪中的船似乎注定要被毁灭。这种暗示性的紧张感使得许多人怀疑《神奈川冲浪中》是海啸场景。但学者Julyan H.E Cartwright和Hisami Nakamura研究之后发现画中的巨浪科学来说应该是卷浪,并非海啸。

  15、虽然不是海啸但巨浪依旧致命

  感谢图中的三条渔船,Cartwright和Nakamura测量得出《神奈川冲浪里》中的巨浪约9.8米至11.9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