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特展”观后思考

[2015-10-10]
来源:弘博网     

  小编说:最近特别热门的“石渠宝笈”展大家都去看了吗?有没有感受到排队的无聊、观看的飞速还有终于看到真迹了的“悲喜交加”?这篇文章便是博华天工策划部的工作人员看展的所观、所想,具体分析了看展过程,还提出了适当改善展陈设计、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数字化等合理的建议哦。

  提起当前京城最热门的展览,非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莫属。《清明上河图》十年来第一次在京展开全卷,《游春图》、《五牛图》、《伯远帖》等珍宝齐聚武英殿,让观众不惜以数小时的等待,来一睹这些古画的真容。
  虽然单纯的古画真迹并不能引起我足够的热情,去花费数小时的时间去看一个文物陈列展,但由于自己从事的策展相关工作,所以也想切身感受下这个展览,希望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
  先来看看展
  排队时有令人惊喜的志愿讲解
  早上九点,武英殿外已排成长龙,场景蔚为壮观,让人望而却步。慢慢排队时间略去不提,单说武英殿前排队的最后一段经历。眼看前面就进武英殿了,一名志愿者开始组织大家排成两队,并发放清明上河图“虹桥场景”的明信片。

  她引导大家用微信关注“微故宫”,从微信上找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电子版全图,开始为大家讲解画作相关内容,郊外缓缓走来的毛驴驮队,一个农民牵住受惊的马匹、虹桥下急忙放下桅杆的船工,观众手机中长卷上的一些人物、场景、故事在她的讲解中生动起来。这名志愿者的讲解加上故宫的微信宣传,俨然成了一个语音讲解器或多媒体展项,成为这个展览重要的组成部分。
  意料之外的清明上河图的讲解,好似清风拂面一般,吹散了炎炎烈日下排队的辛苦。在观展之前,让更多人知道到底这个展览可以看什么,怎么看,对于这幅传世珍品而言,更表达出了一份尊重。对一件展品的解读,远比展品本身的陈列要重要的多,尤其像内涵如此丰富的展品更是如此。
  所以我想,如果在排队的沿路设置一些展板进行介绍,让观众在枯燥排队的同时也能先获取一些知识,那么展览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武英殿,观及展览本身却有违和之处
  武英殿内,观及展览本身就不乏违和之处了。展览的标题版以一副古画的一部分作为背景,右上部为展览题目,没有什么设计感可言;前言于门口处,多了一排桌子放《石渠宝笈全集》图书,并设一专人看管销售,实在唐突;展厅内一如既往,没有更多的展陈设计,唯一改变的是多了一条警戒绳,要继续排队才能看到清明上河图。人流一字长队排开,清明上河图被安放在一整面通体桌柜上,仿佛静静接受参观者的膜拜。
  一分钟就飘过,观展感受不太好
  真迹展现在眼前,本想慢慢欣赏那泛黄坚韧的纸张,细致精微的笔触,看清那一树一草、一人一马,遐想宋人当时真正的生活,体会画作带给人的心灵震撼,然而催促声一直在耳边回荡,“请大家不要停留,小步往前移动”。几个小时的排队等待,仅仅一分多钟,我就飘过了五米多的长卷,宋人生活就此离我远去。观展时间太短,所有人都是同样感受,甚至还有人为此跟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
  其他展览设施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
  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展厅内设置了一个60寸左右的触摸屏,观众可操作的也就是放大画作细节;还有一个多媒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概况和修复,故宫官网上也有涉及。总体感觉对于展品的深入解读还是略显欠缺,还不及殿外志愿者讲解来的细致。
  武英殿配殿两间倒不乏佳品,但迫于空间限制,只能由说明牌及少量展板充当基础解读功能。说明牌设计为竖版文字,与观众阅读习惯不符,略显不妥,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展览都配有语音导览,对展品解读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外,殿门出口处及沿路摊位设置了该展览的相关衍生品售卖处,有设计图书、冰箱贴、书签等,种类稍显单一。不过观众可以给购买的书籍、明信片盖章,印文有“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等,留以纪念,还是很有新意的。
  值得深入思考
  总的说来,“石渠宝笈特展”展品精彩且丰富,单就展品来说,我认为是值得一看的。而且展览整体宣传细致到位,展览组织较为有序,有些相关细节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志愿者讲解、排队区休息座椅设置、明信片发放及盖章等。
  不过部分展区展陈设计、观众的观展效果、展览相关的衍生品种类略显单一等内容,还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在这里,我也想通过另一个展览对比,为该展览的更好呈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通过对比为展览提供新的思路
  我所说的展览就是2015年4月28日至8月30日在上海举办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3000多幅梵高名画以影像的形式展出。高清晰的连环巨幅屏和幕墙上,交响音乐衬托的动、静态画面切换之间,让观众直面细节的梵高笔触,以及在艺术世界中鲜活起来的梵高,而非单纯梵高的名画真迹。

  这两个展览如果从展览形式上,是否可以概括为“真迹陈列展”和“数码影像展”,同样对于文物珍品所呈现的形式却大不相同。通过切身的观展体验,个人认为数码影像的方式可以解决展品自身的很多局限性,如尺寸、等级、安全等,也可突破展场的空间和地域限制,提供巡展的可能性。
  如果说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已经做了该种展览形式上的成功尝试,那么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展览内容。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就是要看真迹,不看这些虚拟的影像。那么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同样是清明上河图,展示不同的内容:
  1、清明上河图真迹(只加说明牌);
  2、清明上河图数码影像(上海世博会方案);
  3、清明上河图数码影像,通过研究,人物有了对话,景物有了解释,全面解读画作中的元素。
  相信选方案三的人也一定会有,即使真迹再精美珍贵,如果没有对其内容解读,展示的效果也不一定会好。单纯膜拜真迹,不如让观众知晓真迹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展览才有价值。
  博物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博物馆的数字化时代正在到来,而广大观众仍然倾注热情去观看真迹原作,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数字化影像无法替代真品的物理信息,而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数字化只是单纯的复制或艺术再现,而对于文化信息的发掘和解读,还没有做得很充分,无法引起观众的关注。
  对比两个展览,“不朽的梵高”是对于原作的艺术再现,“石渠宝笈”则更应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原作进行生动解读,相信原作背后的故事不比原作本身更逊一筹,至少又为观众认识和欣赏原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运用新的数字化技术,在丰富展览形式的同时,提高对于展览内容或展品内涵的研究水平,通过展览语言解读给观众,让其在感官体验的同时,更能通过展览有更多文化层面的收获,我想这也是今后策展工作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