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博物馆?全球顶级博物馆馆长在北京热议

[2015-10-28]
来源:雅昌艺术网     


紫禁城论坛现场

紫禁城论坛嘉宾合影

  随着《清明上河图》撤展,故宫大展排队的话题也随之落幕。热点之后,博物馆在当下的发展之道,成为故宫乃至全世界博物馆无法回避的话题。
  毫无疑问,传统的“博物馆”概念在随着时代而悄然改变。当今,博物馆的社会职责已不再仅仅是保存文物与考古研究,而如何活化保存下来的古老记忆,与公众、城市发生关系?2015年10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紫禁城论坛”,国内外30多位博物馆专家进行了一场对话,并共同发出一份《紫禁城宣言》。

  一座博物馆的时代之变

  韩国国立博物馆夜景,韩国历史上的第一家博物馆是成立于1909年的韩国皇家博物馆,是朝鲜王国的最后一任皇帝所建立的。而真正的韩国国立博物馆则始于1945年,它的前身是日本殖民时期建立的殖民地博物馆——朝鲜总督府博物馆。


现任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总馆长金英那

  探讨博物馆的时代之变,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是一个典型案例,总馆长金英那这样介绍:
  1968年,当时的韩国几乎没有任何正规的考古学和艺术史教育的学者,只有当时的韩国国立博物馆馆长曾经在德国学过考古学,但是他很难找到称职的博物馆馆员工,所以在当时他就在韩国国立大学考古系招了一批毕业生,把他们派到国外接受专业化的培训教育,这为未来韩国所有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这70多年里,韩国国立博物馆不断壮大,至今已经发展为全国12家分馆。在博物馆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期间,博物馆的收藏、考古、长期陈列展览等工作成为工作重点,但随着时代的改变,博物馆的工作也在改变。
  都在谈博物馆的未来使命,老实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要赶上现在都很困难,就不要说预计未来了。如果非要谈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未来,无法脱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希望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未来能够成为开放性博物馆,让参观者积极参与,共享他们各自的体验。举个例子,我们有个项目叫做“一日馆长”,让孩子们自己去组织展出,普通人也可以来参加博物馆计划的会议,这样所有的参观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心声。
  在发展中面临新的挑战,这或许是每一位博物馆馆长都在思考的话题,亚洲的博物馆更是如此,近些年,亚洲的博物馆不断缩短自己和西方博物馆的差距,亚洲的博物馆很多都在积极的拓展交流,所以我觉得这种思路应该要继续扩展,应该得到更多的研究和数据共享的工作。当下,我们应当客观的看待每个国家的角色和文化,以及他们在亚洲文化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所以,当下博物馆的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如何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巨大的原数据库和档案库则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在2014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开始开发网上的韩国文化数据库,如今正在编纂阶段,内容涵盖了国内公立、私有博物馆的元数据。这个数据库的最终结果将在2018年公布于众,这样的数据库既包括艺术、考古、自然历史等各个方面,一旦这个数据库建立完成,大家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韩国任何大型博物馆的藏品,就像去图书馆找一本书一样。
  当然,数据库建立只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在迎接新时代道路上的其中一项。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研究项目更需要共享,才能完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被越来越重视的“观众”

  在当下博物馆发展中,“观众”已然成为国内外博物馆越来越重视的因素,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在多次关于故宫的主题发言中将“每年1500万观众”作为故宫三大资源之一。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近几年来关于文创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更是将着眼点归于“观众”。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是亚洲之外收藏亚洲各类艺术古物数量最多的场馆,是当下欧洲呈现亚洲文化历史的重要博物馆。最早由爱弥尔•吉美(1836-1918)先生缔造,原来属于私人博物馆,1927年归于法国博物馆总部。在漫长的100多年间,它接纳了大量私人和法国从亚洲获得的艺术瑰宝,有一部分馆藏来自卢浮宫以及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的印度支那博物馆。

紫禁城论坛现场(左一为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苏菲•玛卡利乌)

  现任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苏菲•玛卡利乌,她曾经担任卢浮宫伊斯兰部的主任,所以她对于博物馆的观点更多是来源于卢浮宫的理念:
  “博物馆”和“城市”是当下博物馆工作的两个关键词,这两者的关系更是值得不断探讨,在今天将博物馆的话题置于当下,博物馆同样应该被对待的是“观众”。
  不同博物馆观众群体的组成也不一样已经成为事实:如果是卢浮宫,那可能观众的75%是来自于外国,不到25%的观众是法国人;而对于吉美博物馆,观众的组成比例正好是相反的,25%的观众是外国人,其他观众多是法国本地人,当然外国观众的比例中越来越多中国人出现。
  吉美美术馆作为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以收藏亚洲艺术为主的博物馆,我深刻的觉得,欧洲的博物馆不能再以猎奇的心态来处理亚洲的文化,这是欧洲部分博物馆努力的目标,应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整个人类的历史。
  吉美美术馆将亚洲文化带给所有的观众,我们也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亚洲,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柬埔寨等不同的亚洲文化,而在研究方面,如何将这些不同的亚洲文化串联在一起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创建于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现在的建筑完工于1938年。它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宝物馆构成,共有43个展厅。馆内收藏了十几万件日本历史文物和美术珍品。

  现任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提出了一项他们对于观众调研的一项课题: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那就是在每年200万人的观众群里,大部分参观者都是40岁以上,年轻人并不太进入博物馆。针对博物馆的参观群体差异,馆内在2008年和2013年对不前往博物馆参观的年轻人群体进行了调查,并以此作为馆内的研究课题。
  不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年群体给出了多个理由,直观来看,日本40岁以下的青年人平时都比较忙碌,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只有周六日才有可能来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平时工作日都是年纪大的人和不需要工作的人比较多。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对科技博物馆或者西洋美术馆比较感兴趣。
  在调研结果的呈现上,青年人不来博物馆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不知道博物馆的存在”“不明白博物馆的实体意义”“不了解博物馆的价值”“没意识到要来博物馆参观”。
  其实,我们希望更多的参观者包括年轻人,在人生中都要至少来一次我们的博物馆,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承担重要职责的应该是我们博物馆的教育部门。对此博物馆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的名片上就印了两个可爱的形象,就是我们馆的代言形象,在很多方面选择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的方式来呈现博物馆的内容。
  例如我们会针对高中生以及高中以下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活动,提供与他们年龄相适应,他们喜爱的一些展览和互动。例如将作品的解释做的更加清晰简洁明了,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邀请学校的儿童们来到我们的博物馆,有面向学校、面向家庭的特别项目。例如基于四季的展出,春天时观众就可以来博物馆欣赏和花相关的展览。让日本年轻人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如今和未来的主要工作。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Hans Sloane 1660-1753年)爵士是当时的意味收藏家,1753年去世之后遗留次来的个人藏品达1700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她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才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紫禁城论坛现场(左三为英国大英博物馆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

  故宫还在展出的故宫博物院“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中,展出了从大英博物馆借展而来的三件传世汝窑瓷器精品。英国大英博物馆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说很愿意与故宫博物院进行这样的互通,中国的观众也越来越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重要参观群体,对于博物馆的“观众”乔纳森•威廉姆斯的观点是:
  大英博物馆面向的不只是一个城市的观众,也不只是一个国家的观众,而是面向全球的观众。大英博物馆最近输出的都是很有趣味性的展览,对于博物馆在城市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说:博物馆是住在这个城市中的人。
  每年有670万人到伦敦大英博物馆访问,当然全球的优秀博物馆都吸引到很多的观众,博物馆也因此成为城市中的景点,成为城市中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有人谈到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观众参观体验之间的关系,我们博物馆认为,对公众展出的文物或者艺术品肯定要面临一些风险,博物馆也应当测量这样的风险,就像大英博物馆每年都会有30-40例的小的艺术品的损伤,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所要付出的代价,付出这样的代价使得大多数人可以有机会来参观文物,作为博物馆也需要接受这样的风险。
  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出现在亚历山大时代,亚历山大处于欧洲、非洲、亚洲的结交之处,大家可以聚集在一起,找到全世界的一些新发现的东西。我们必须把博物馆放到城市中,汇集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人们才能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大英博物馆的第一个馆长斯隆认为他的展览应该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公众能够接触到其收藏。他甚至在自己的遗嘱中说:“要把藏品放在最多人汇集的地方”,他希望藏品能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能使尽可能多的人从中获益。这样的愿景会促使很多伟大的事情发生,这些伟大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长久以来,它一定发生了。
  博物馆工作的“重新定义”
  博物馆在不同时代面临不同的问题,作为博物馆的国际重要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在任何时期都应当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汉斯-马丁•辛兹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汉斯-马丁•辛兹谈到:国际博物馆协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一年之后成立的,也就是1946年。在那个时代,世界正在恢复,百废待兴,博物馆则成位那个时代的重要角色,当时由14个成员,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了成立仪式。
  70年后的今天,社会以加速度的形式进行着变化,这也不断挑战着博物馆界的工作,最为直接的就是博物馆工作职责和价值也在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就像今天的博物馆工作必须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识,以及展览、藏品保护、公共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层面需要更宏观的方式,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博物馆事业有新的影响。
  从而,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新时代中需要不断对博物馆工作进行标准的更新和核定,并需要得到所有相关利益方的肯定,以更好的保护博物馆的工作。博物馆协会的准则也在当下,需要不断的去审议、评估,来重新定义博物馆的责任和价值。
  在快速的变化中,博物馆的核心工作是没有变化的,那就是“博物馆要服务于社会”。全球的博物馆目前要面临两个挑战,第一就是如何更好的解释我们从什么地方来,以及在社会中的位置;第二个挑战则是我们要探索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能够去发展一个我们共享的未来。通过这样的努力让博物馆的参观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过去,理解过去从而能够促进更好的发展。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

  中国博物馆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诸多博物馆同样也意识到时代变化的趋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就在论坛中详细列举了数年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的不断修订:
  博物馆从传统的收藏文物转变为收藏历史的见证物,从收藏展示人类发展的过去,转变为收藏人类的过去和今天 ,国际博协将博物馆的主题更多地联系到了社会发展、和谐与变革中。在此条件下,他认为博物馆未来发展应当更加重视自身的进步和对社会的贡献。
  如今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并非仅有文物,还包括标本、科技、当代艺术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示从过去到现在,从静态到动态,从展览到展演,从物质文化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展览形式的多样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要让公众留下来。博物馆应该与观众的关系更密切,公众愿意进去博物馆必须首先有公众需求,吸引观众到来,博物馆除了具备好的文化空间,好的文化产品,好的展览展示、好的文化服务外,还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年前我们今年馆有个女性策展人策的一个叫“温婉”的展览,我们用相对普通的文物做了一个大家认可度很高的展览,在博物馆圈的微信上讨论比较热烈。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是每一位博物馆人关注的问题,博物馆的发展定位除了要根据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的调整而调整外,还应有博物馆自己的特色定位,要有其地域性的体现,要有前瞻性的视野,否则非常不利于博物馆的发展,我们省里有一个博物馆是省里投入最大的博物馆,它每年花的钱是我们13个市里最多的,但是目前它的社会效应非常不理想,这与它的定位不明确有关。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几个点,包括怎样让文物火起来;怎样使各个文物发生内在的联系;怎样将文化创意、时尚与博物馆结合。这些问题的探讨,在当下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