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发挥陈列、展览的作用之外,加大力度拓展“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功能,学生就是最乐于接受传播的对象,他们乐于去博物馆“涨姿势”(“长知识”的谐音)。
要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作用,首先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生动”起来和“活”起来。
曾几何时,走进博物馆,冷冰冰的玻璃柜、昏暗的灯光和“严禁××”的警告几乎成了多数博物馆的标准画像,无形当中,将一些人撵出了博物馆。珍贵的历史被活生生挖掘后亲近了人类,但是到了博物馆后又和我们拉开了很大的距离。面对大众内心深处的接触和抚摸欲望,博物馆无法满足,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无奈离开。
为了吸引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少的博物馆开始放下身段,希望和观众零距离接触。触摸文物,就是可以把文物拿在手里欣赏,从视觉、触觉多个角度去感受文物的美。这样“动手”的博物馆参与体验活动,这些深入、动态的互动,拉近了人们与博物馆的距离,也拉近了观众和藏品的距离,为冷冰冰的藏品注入了生气和活力。在触摸文物时,必然产生油然而生的感触和感动。
要让博物馆“活”起来,要先做好观众调查。国外博物馆就非常注重观众的调查,调查观众对博物馆有什么期待。博物馆不管是为了提高人的品位,还是其他需求。了解公众的需求是最基本的,不问青红皂白,希望让博物馆满足所有人的欣赏需求不仅不现实,也是一种囫囵吞枣的服务。
其实,博物馆是文化场所,进行的是文化消费,体现的是文化熏陶,在客观上就分别出了博物馆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最聪明的做法是要深深地隐藏起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千万别让学生看出来博物馆在教育他,而是应该化有形于无形,水到渠成,春风化雨,只有只有,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才能润物细无声。
博物馆除了收藏、陈列文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外教育。如果发挥得好,作用不可限量。在许多美国东西部的博物馆,他们进行的是一种公民教育。针对许多专门类博物馆,展品不丰富的博物馆,也有着各自的优势,可以深挖内涵。通过用心的策展和创意,办出一场好的展览。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大大拓展大家的视野和眼光,吸引观众。
博物馆的活动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有些博物馆就是要敢于坐冷板凳。不以“热闹”为目的和追求,比如文化活动、音乐戏剧欣赏、未成年人教育等等,都可以成为题目,重要的是要考虑人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过于高雅难免曲高和寡,选题要俗中带雅,雅俗共赏。无论多么高雅的东西,呈现的面貌和形式一定应该是通俗的。毕竟,一个好的、优秀的博物馆,应该成为反映社会文化的平台。
在国外,博物馆的公民教育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生动有趣,在法国的卢浮宫,你想和“蒙娜丽莎”合影,根本不成问题;日本东京江户博物馆,把江户时代的邮局、桥梁等搬进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赶来阅读东京历史,抚摩东京的传统文化。在这些博物馆看来,博物馆不能够脱离民众的需求。国外,人们把博物馆当做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举办社会活动和演说,博物馆就代表着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但是,我们社会的高端人群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文化认同呢?
一提到历史文化素养,常有人埋怨老百姓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不高,但却少有人深入思考造成文化短缺背后的多样性社会原因。一个个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个成本最小但却最生动、最具文化教化效果的学校,可仅仅因为博物馆对教育性的急功近利和不讲方式方法,造成了公众的反感。
1861年,伦敦艺术工会主席乔治•高德曾说:“让一个工人了解艺术作品,可以使他变得举止高贵,富有自尊心,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工人,充满愉悦,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达到灵魂净化和升华。”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如何让更多的“工人”和“孩子”喜欢博物馆的教育,这就是博物馆管理者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深深地隐藏起教育的目的博物馆,比起强行的灌输效果好很多倍,千万别让学生看出来博物馆在教育他,这样的教育理念耐人寻味,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