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文博圈十大新闻事件

[2016-01-06]
来源:文博圈     

  《博物馆条例》施行

  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首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施行。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并禁止博物馆获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条例还规定,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不区分国有和非国有性质。《条例》为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竣工

  2015年6月13日,在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项目”正式竣工。历经近8年时间的攻坚修复,曾经面临损毁的千手观音造像终得金身重现,以金碧辉煌的面容正式与世人见面。

  国家首个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落户重庆


 

  2015年6月14日,由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正式落户重庆南岸区。这是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包括研发、应用、集成、展示、服务、交易等全产业链的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集群,解决当前文物保护装备适用性差、技术含量地、缺乏解决方案等问题,提供现代科技和装备保障。

  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建立

  2015年6月30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宣布建设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为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打通一条绿色回家之路。

  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文物局文物违法举报中心挂牌成立

  2015年8月14日,国家文物局文物违法举报中心在京揭牌,这是国家层面首次设立的文物违法举报中心。

  南京大屠杀档案入世界记忆遗产

  当地时间10月9日,中国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世界记忆名录》。这个名录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我国现有10个项目入选。

  故宫博物院迎90周年院庆

  201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90周年院庆。为迎接90岁生日,故宫开放了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四大新的区域,筹备了《石渠宝笈》等一系列新展并同时亮相。

  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取得重要发现

  2015年11月14日,备受社会瞩目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M1)主椁室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截至12月15日,已发掘出土文物一万多件,大量金器、玉器、漆木器、青铜器等器物的出土显示墓主身份高贵、特殊。根据已经出土的文物推测,墓主或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肉身坐佛”跨国追索行动

  2015年12月11日,福建省三明市中级法院透露,福建大田县阳春村村民追索肉身坐佛起诉荷兰藏家跨国诉讼案,已经在福建省三明市中院正式立案受理。这意味着章公祖师肉身坐佛跨国诉讼正式启动。同年3月,匈牙利博物馆展出一尊千年佛像,内藏有一名高僧遗骸,后经我国文物部门确认,该佛像系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1995年被盗的章公祖师像,由此引发阳春村村民跨国追索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