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怎么就不能卖票了?

[2016-08-08]
来源:弘博网     

  7月27日,一篇来自南京博物馆名为《展览| 你愿意跨越30元的距离走进“法老•王”?》的微信获得了很高关注,其内容是预告将于8月10日开幕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本次展览是埃及木乃伊首次在江苏展出,古埃及文明诸多文物也将一同展出。同时,古埃及文明与中国汉代文明也将在展览中对比呈现。

  然而除了重量级的展览内容外,从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南博在“纠结”的表达着这是一个收费的展览。

WDCM上传图片

说明该展览为何收费

WDCM上传图片

30元的票价能享受哪些项目

  看到南京博物院如此“纠结”的表述时,相信不少习惯了免费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对“博物馆展览是否可以收费?”、“卖票得来的钱又去哪儿了?”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疑惑,带着同样的疑惑,小编查阅了大量资料来为大家解惑答疑。

  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展览免费

  早在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的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还提出“博物馆、纪念馆、纪念馆按照市场化运作举办的特别(临时)展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门票价格。”

  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举办收费的展览并不违反《通知》。实际上,在南京博物院以前,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大馆都举办过收费的特别(临时)展览。

WDCM上传图片

  虽然这些特别(临时)展览收取费用,但是这些博物馆的大门依旧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里面的常设展览以及大部分临展也是免费的参观的,由此可见,博物馆免费开放与博物馆展览收费并不冲突。

  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套用一句经典的话:“办展览不是请客吃饭。”

  然而请客吃饭也是要花钱的啊,更何况办一个展览。

  以临展较多的首都博物馆为例,平均每年用于临时展览的经费2000万元以上,一般文物类的临展投入也在400万元左右。(以上数据来自于《首都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初探》)。

  当一个博物馆决定要办展览开始,就已经开启了花钱模式,专业的策展公司、设计机构、施工单位以及各种设备的供应商(展柜、照明等)等各类相关公司都会介入到展览之中,虽然博物馆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各公司进行比对选择,但最终无论是哪家公司中标,钱还是一定要花的。此外,还会产生借展、展品运输以及保险等费用,更不要说博物馆本身所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那么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

  一般来说,我国国有博物馆在经营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政策,即财政拨款每年按预算支出,收入则要上交财政部门。

WDCM上传图片

  关于经费来源,《通知》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补助地方博物馆免费开放所需资金,鼓励改善陈列布展和举办临时展览……其中,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单位门票收入减少部分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运转经费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分别按照东部20%、中部60%和西部80%的比例进行补助。”

  而博物馆展览收取的门票费用则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即事业单位(博物馆属于事业单位)利用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种渠道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上缴国库。

  一些思考

  目前,观众针对博物馆展览收费这一情况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反对博物馆展览收费的人认为, 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博物馆的设施主要由政府投资兴建,博物馆的运营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具有社会公共财富的属性,因此博物馆展览免费开放理所当然。

  主张博物馆展览收费的人则认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和服务,门票可以成为控制进入博物馆参观人数的管理手段。正如网友在南博微信中留言——“适当的收费可以起到分流人群,提高观展环境的作用,让真正热爱这一主题展览人更好观展。”——表明了他们理解并支持南博特展收费的做法。

WDCM上传图片

南博微信下方部分网友留言

  小编认为,博物馆展览通过收费准入对观众进行筛选,从观众角度来看,是保证了展览能被真正对有博物馆文化需求群体利用,提升了观展体验;从博物馆角度来看,在更好的保护展品的同时,降低了展览运营维护所要耗费的各项成本。

  此外,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享受着财政拨款,换句话说就是花着纳税人的钱,但博物馆通过展览收费这一方式,在减轻了部分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为公众呈现出更好的文化产品(展览)与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