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画作意涵不一定要用视觉感受。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将利用高科技改变人们与艺术品的互动方式,让人们不只用眼睛欣赏画作,也能一面闻着香水、吃巧克力、听音乐探索画作的意涵,提供全新的逛展经验。
“虽然艺术家的作品以视觉呈现,但他们可能是受到非视觉的事物启发。”泰特美术馆媒体制作人格林(TonyGuillan)表示,艺术家的作画灵感可能来自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受。
艺术团队飞行物体
今年,泰特美术馆第二届IK奖(IK Prize)得主艺术团队飞行物体(Flying Object),以“泰特感官”(TateSensorium)为题,挑选英国20世纪四位艺术家的画作,并招募混音师、香水专家、心理医生、巧克力工坊主厨等各领域专家,让人们用五种感官重新感受画作意涵,以及探索英国艺术发展。
抽象画不难懂艺术团队用音乐与气味表现
大卫·彭博格(David Bomberg)《在船舱》(In the Hold)
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风景裡的人》(Figure in a Landscape)
理察·哈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室内II》(Interior II)
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句号》(Full Stop)
这四幅画作包含大卫·彭博格(David Bomberg)《在船舱》(Inthe Hold)、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风景裡的人》(Figure in a Landscape)、理察·哈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室内II》(Interior II)、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句号》(Ful lStop)。
抽象绘画表达的内容向来晦涩、难懂,但艺术团队飞行物体利用音乐与气味直接呈现画作主题,让人们更容易理解画作意涵。英国艺术家大卫?彭博格《在船舱》,以几何图形呈现工人在船舱工作的场景,该团队便制作造船厂的工作声响、船舱的气味,让人们看画时彷彿身处造船厂中。
英国艺术家法兰西斯·培根的肖像画也经常深奥难懂,呈现人们扭曲夸张的身体与模煳难辨的脸孔,风格晦暗与粗旷。法兰西斯·培根《风景裡的人》用急促的线条,描绘他的情人霍尔(EricHall)穿着西装,在公园的座椅上打瞌睡,另一边则呈现德国纳粹的演讲台与麦克风,象徵日常生活被政治暴力所包围。
这个艺术团队认为人们可以用自身经验与情感,自由诠释法兰西斯·培根的创作,因此他们刻意制造与法兰西斯·培根画作主题无关的音乐与气味,以及没有味道的巧克力,引发人们思索画作意义。每个人对巧克力的滋味可能是偏苦或偏甜,就像人们观看法兰西斯·培根的画作时,会投射不同的记忆与情绪。
另外,气味也能让人们进入画作的世界,以及感受时代氛围。理察?哈密尔顿《室内II》描绘一位1940年代的女演员,站在一个傢俱错置、门窗扭曲的超现实空间,而该艺术团队制造1940年代特有的香水,让人们闻着香味时,彷彿跟女演员待在同一空间与时代。
除了听觉、嗅觉与味觉外,艺术团队飞行物体也利用超音波技术,让人们重新“触碰”艺术家的作画过程。观念艺术家约翰·莱瑟姆《句号》,是一个黑色圆点落在画面中央,这个黑色圆点则是透过喷漆绘制,当人们将手心放在特制仪器上,便能感受超音波模拟喷漆描绘黑点的过程。
当人们欣赏完这四幅画作,也可以在泰特美术馆内使用特制的医学仪器,检测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兴奋或冷静,以科学数据分析自己对画作与整个展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