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由高岭策展的“当生命本身成为艺术——李山艺术展”在K空间开幕。展览以“生物艺术”为主题,展出李山绘画、影像题材,共计数十幅佳作,呈现了国内生物艺术第一人——李山数十年中,在生物艺术领域里,对于生命和艺术的探索和研究。
在展前发布会上,K空间创始人杨凯先生为我们介绍到,此次展览是李山在大陆为数不多的个展,也是西南地区首展。这次展出的最新作品,更是李山专为K空间展览所创作。
继而策展人高岭又为大家概括介绍了李山的艺术历程和“生物艺术”。“生物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艺术家根据基因原理和基因制造原理,制作艺术方案,然后按照基因工程的运作方式,构建带有生物性状的艺术作品,被称为生物艺术。这是一种艺术家与生物科学家合作,共同探索生命形式更多可能性的艺术形态。它不仅完全放弃了对媒介材料和语言框架的依赖、摒弃了对社会经验的指涉,还脱离了对象征功能和寓意手法的使用,直面生命本身,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
发布会上,李山就各大媒体的踊跃提问一一做了细致的回答。他不仅谈到了自上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的发现和对基因研究的深入,给他的生物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决定性影响,还由此表达了自己生物艺术的创作初衷——让生命获得自由表达!除此之外,李山还谈到了生物艺术创作之艰难和自己创作路上所遇到的障碍,以及从最初的动物转为植物创作的种种缘由。
高岭、吕澎、李山(左中右)
很难想象,已过古稀之年的李山,个性谦和平易、诚恳温良,却从事着如此前卫的艺术创作。正如策展人高岭所说,从李山思想的超前程度看,李山是在亿万光年以外 遥望地球。展览前夕,李山更是说到希望被外星生物带走!显然,李山生物艺术之前卫,与他此前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不畏禁忌、勇于开创的艺术经历是分不开的。
他是“85新潮”的要角、“理性绘画”代表画家。曾参与行为艺术《最后的晚餐》,并以印有美总统里根头像的盥洗用具进行“洗脚”。同时,他还以雌雄同体式政治人物肖像及禁忌的性图像符号,大胆展开了“胭脂”系列创作。1993年,李山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代表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展上受到巴尼作品《劳顿候选人》人兽同体启发,开启了对生物艺术的研究与实验。
展览现场
我们之所以认为李山的生物艺术与他八、九十年代的艺术不能截然分开,在于:无论是已经开始直接把生物结构作为绘画基本形象的抽象理性绘画、对自身身体的生理 属性与社会属性提出质疑的行为艺术,还是充斥着植物符号、生命符号、人的组织器官符号的“胭脂”系列,其实都不过是李山三十多年来创作始终所一贯追求的生命神秘性,从主观想象到科学分析的形态转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含括了李山近20年来在生物艺术领域中的探索,清晰地呈现出了李山从“形而上学的生物性”进入了“实证生物性”的一路历程。
展览现场
《重组方案》,是1996∼2003年间,李山以影像重组的手法,来诠释生命的种类特征可以透过遗传信息的改变、置换或混合,而产生不同样貌的概念。这种基因混合概念也延伸到植物上。2007年,李山与张平杰在上海农业科学院的教授协助下,合作完成了一套实作的生物艺术《南瓜计划》,成为中国首次以生物基因工程制作完成的艺术品,演绎了生命形态自由表达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这种演绎进而还拓展到丙稀绘画、数字合成图像和数字合成视频影像——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作品构成。如果说,98年的《阅读》意义在于抛弃材料、拆除语言框架、 直接制作生命,2003年的《阅读》在于打破人类对生物界的沙文主义态度,那么我们有必要期待,这一次的新的《阅读》系列,将向人们发起一个怎样的新的思想实验。
嘉宾合影
值得注意的是,李山的生物艺术不是观念艺术,不是只给人们解构性启示却无建树性的艺术形 态。正如策展人高岭所评价道:“李山作为当今以生物学知识开展生物艺术实验的第一人,不仅廓清了生物艺术的概念,更是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领域。与以往所有以想象力和表现力为己任的艺术家有着根本的不同,李山的生物艺术形象是由生物基因工程的运作方式所得出,有着鲜明的科学实证性……让生命本身成为艺术,而不是让艺术去表达生命——这是李山对既往艺术史的超越。”
作品赏析:
阅读reading 材料:亚麻布丙稀 尺寸:52x50cm 年代:2015
阅读reading 材料:亚麻布丙稀 尺寸:147x110cm 年代:2015
阅读reading 材料:亚麻布丙稀 尺寸:85x65cm 年代:2015
重组,尺寸:80X60cm创作年代:1996年
南瓜计划,尺寸:80X60cm创作年代: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