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扬明:原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研究员、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本期访谈邀请朱先生谈谈国内外的策展工作以及展览机制,听他直率地表达观点,尖锐地指出问题,感受批判下的殷切希望。
国内所谓“策展人”严格意义上只是“协调人”
记者:您曾经担任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研究员、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作为一个兼具国内外博物馆工作背景的博物馆人,您如何理解策展工作? “curator”一词该如何翻译,其具体职能又是什么呢?
朱扬明:曾有不少国外同行都问过我,中国哪来那么多策展人?为什么遇到的艺术家十有八、九都是策展人?说明目前国内对curator(国内多译为“策展人”)从名称到职能的理解都有些问题的。美国小型博物馆curator可能就是馆长,是兼具行政与专业双重责任的人员。中国博物馆分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如果就专业方面来说,curator就是研究馆员、associate curator 就是副研究馆员,但欧美和中国的馆员工作职能和范畴相去甚远。在美国,一个大馆的curator可能就是部门的研究员,他肩负着行政、策展、布展、募捐款和宣传等一系列工作,职责和工作覆盖比较全面。一个curator,要对展览的各个环节负主要责任:从前期谈判、调研、构思、设计、挑选展品到后期展品上架、组织专家开学术报告会和编辑出版书籍画册,都是curator要负责的,甚至连标签都要自己写。
严格说来,中国大多数所谓的“策展人”不具备做策展人的资格,充其量就是展览协调人、组织人。一个成功的策展人首先要有专业的学术背景,然后要有在博物馆、艺术馆工作的经验。国外博物馆的curator,一般都必须是毕业于相关专业的人。比如说策划一个美术或考古的展览,如果策展人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职业训练,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展览往往经不起学术推敲和大众提问。就像一个没读过医学院的人,来写手术方案、甚至要主刀做手术,患者和病人家属能放心吗?
我觉得curator这个词在中国是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词来对应的,最接近的可能就是“研究员”,(关于curator的翻译问题,可见弘博网往期专题《curator与“策展人”(上)》)国外的博物馆研究员要干很多具体的活:要募捐款项寻求赞助,跟赞助方宣传展览的意义,要同设计师一起做展览设计,布展期间天天都要在展厅里跟设计师和布展工作人员一起工作,以确保意图得和思路得到充分体现、贯彻。展览需要团队协作,要所有参与人员互相配合,团队工作的指挥者和决策者就是curator,馆长一般不干涉。博物馆的行政、后勤、财务等工作都是为了辅助curator进行展览工作,所以欧美国家的curator要比中国研究员权力大很多。
国内大多数展览缺乏学术价值
记:请您谈谈中外博物馆展览体制方面的差异。
朱:在对比中外体制的时候应该注意到欧洲和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体制比较接近欧洲的体制,欧洲博物馆基本上国有的,中国也是文化部管辖的,而美国没有文化部,博物馆基本是私人的;从机构归属和资金来源来看,中国和欧洲也比较接近,和美国相去甚远。因为体制和训练思路的不同,办展览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美国办一个艺术家的展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艺术家的参考书书单,由此了解他有多少作品、有哪些代表作、前人办过哪些展览、展览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通过了解前人的展览,明确办这次展览的目的;第二步是要去看他的作品,而且一定要看原作,并了解原作收藏、流传过程和研究现状,从中得到新的启迪,确定展品哪些是需要借的、能借的;第三步要做一个简单的展览计划或建议书,送给本馆领导和相关借展单位,协商借展的事情;接下来是建立展品档案,主要是为了做展览图录,通常欧美国家大型博物馆的大展一般会花五年到七年时间去做图录,小展可能花两到三年。其中很多时间精力是花在建档案、研究展品上。办展览是为了要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欧美国家博物馆策展期间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每个艺术品要建立档案,与这些作品相关的书、论文都要复印、建档,便于查阅。从策展到布展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过程,而目前国内的展览很少做到这一点。
中国博物馆界办的很多展览都属于精品展一类,把最好的东西都拿来放上,缺乏深入的学术研究,有点像像百货公司的橱窗,只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不是让观众去思考。中国展览随意性太强,迎合节庆和特别事件的展览太多,缺乏从展品本身进行思考、知识普及和专业研究方面去构思展览。策划展览的时候往往是先撰写厚厚的展览大纲,而写大纲的人很多情况下对具体展品并没有深入研究,对相关学术领域情况也不是很熟悉。大纲写得很厚,可是给谁看呢?给观众,还是给审批的人?观众是看展览,还是看大纲?而且大纲写得厚,还叫大纲吗?大纲主要是为了理出一个展览思路,而不是把里面每个展品都写上,跟清单一样。大纲是整个展览思路的提要,不能直接拿来做展览用,是一时的;图录是对展览的研究,随时可以阅读,是要一直流传下去的。国内办展览的很大精力往往放在做大纲上,多是文字描述性的工作,缺少视觉艺术角度的研究。艺术作品不能只是文字,还要有它自己的视觉语言,所以要让作品自己说话。挖掘作品的故事,要从作品本身入手,因为作品是第一手的资料。国内做展览的大纲往往是流水账式的方式,做些文字上的东西,而文字跟作品本身经常脱节,可读性不强。这点从博物馆的展板、说明牌上的文字就能看出来。
记:是不是一个展览办完之后,会伴随着相应的学术成果?
朱:理想中应该是这样。西方通常有两个知识的圣殿:一个是大学,一个是博物馆,但两者的受众有一定的区别。博物馆的对象要比大学广泛的多,是针对所有的社会群体,博物馆办展览,人人都可以看,所以普及性很重要。虽然策展人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也有专业性需坚持,但办的展览需也要具有社会普及性,让大众喜欢看。因此,策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平衡专业性和大众性,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将展览呈现出来的时候,既要有学术探讨、还要考虑经济责任和社会影响力,要权衡多方。光是“专业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是不够的,专业人士应该引导外行学会看门道,因为博物馆肩负教育职能,要引导大众提高文化素质。博物馆办馆和做展览都应有宗旨,这点非常重要。
国内办过无数精品展,这类展览少有学术价值,就是亮宝,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值得思考。而且不少博物馆办展览的方式方法像是在办画廊,展场出租,拿钱就给租场地。在美国这是不太可能的,博物馆的场地不能随便租,博物馆应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学术独特性。
中国现行博物馆展览机制弊端明显
记:在中国现行的博物馆体制下策划一个展览,有什么优势和限制?
朱:优势有一个,就是领导决定办,各方面都必须配合,全力贯彻执行。中国策展速度很快,但是质量能不能保证,这是要思考的。当然国内展览面临很多体制方面的限制,做展览要层层报批,策展人(研究员)没有决策权,还要同行专家学者、行政领导反复论证、审批,变数太多。国外办展览由专业人员决定,行政领导参与但不干涉,策展的人就是专家,可以请专家来听意见,但决定权还在研究员手里。国内展览经多人重复审批后的结果就是展览没有鲜明的特点。古今中外传世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有几部是集体写成的、经过层层报批的?所以集体讨论、层层审批是有悖于艺术创作规律的,经常会扼杀个人原创性。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流于平庸,没有特色。可以理解审批在中国是一个不得已的做法,中国博物馆发展时间短,专业人员比较缺乏,很多做展览的人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不具备,所以需要专家认证、行政审批,这是现行条件下是不得已的做法,但分寸的把握要恰如其分,整个过程需要改进。
记:您刚才也提到欧美博物馆办展览是以研究员为中心,是“curator负责制”;在展览机制上,中国博物馆较多是 “三部一室”制(保管、陈列、宣教和办公室的配合),那么从“curator负责制”上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学习的?
朱:大都会博物馆有近20个专业部门及若干其他部门。18个curatorial departments,都是独立部门,每个部门下有各自的研究员;但是小一点的馆,可能就把所有研究员集中到一个部门,也可能一个部门就几个研究员,叫curatorial department,这个部门里面有不同专业。我觉得一个博物馆组织机构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视具体情况而变化的,但不管怎么变,应该是以怎样办事最顺利、最有效为首选。美国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就保管部来说,弗利尔东方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博物馆都有一个专门的保管部,但大都会博物馆是各个部门自己保管自己的藏品(纺织品例外)。研究员都有进库房的钥匙,24小时可进库房,方便研究作品,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是出于文物安全方面的考虑,但不得不承认会影响研究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中国博物馆研究员受到很多限制,无论接触藏品,还是掌控、管理展览,或是开展研究等方面,都跟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国外的展览机制协调配合是比较顺畅的,一切围绕着一个中心:办展览。中国部门的设置经常导致各自为政,每个部门都把自己的权力无限放大,运转起来往往是相互制约而不是协调。要说改进,专业人员需要提高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其他配合展览的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也要多多了解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中高层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也都需要提高。
不建议急于发展“独立策展人”
记:“独立策展人”这个概念又该如何理解?
朱:美国比较大的馆一般很少请独立策展人,因为大馆各个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专家,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独立策展人,比如要办的展览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在中国,博物馆事业起步晚、速度快、人员少,所以独立策展人就显得特别多,但是很多独立策展人也不是科班出身,自己也没有做过博物馆展览,这就搞得有点不伦不类,甚至与博物馆的价值观有冲突,做出来的展览缺乏学术水平和专业价值。独立策展人不是不可以存在,但他必须是专业出身的,不懂专业怎么策展?
记:那您认为 “独立策展人”的机制会适合中国现下的博物馆吗?
朱:欧美的策展人有体制后盾,背后是有健全的博物馆体制;其次还有学术根基,相关人员有过硬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和经验;再有就是专业工作团队;然后才是资金。方案好,不一定可以得到经济保证;经济得到保证,不一定能办一个好展览;相反亦然,一些好的展览可能背后并没有巨大的经济保证。
中国博物馆是国有制的,展览经费是预算内的,办一些特别展览还可以向国家申请特别资金支持。很多人说要搞“独立策展人”,我觉得这就像以前讨论过的一些议题一样,不切实际。本馆的研究员在本馆内办自己策划的展览都会受到很多干涉,文案、设计还是要各种审批,外来的人怎么可能“独立”?展览、资金、场地、协调展览的人都是依附于博物馆的,不太可能自己带个团队过来,所以说不实际。这就好比十年前讨论的董事会机制一样,要看清国情,不能纸上谈兵。独立策展人也一样,我不建议急于发展这个,大型博物馆应该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家。更重要的一点,“独立策展人”机制可能导致博物馆研究人员不去学习新事物。专业人员如果对要办的展览不熟悉,可以找相应专家做共同顾问,但更重要的在于自身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所以有条件的博物馆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人员,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需要独立策展人,不擅长的可以找专家咨询、找顾问,但策展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
企业为博物馆做展览:合不合适?
记:您所看到的企业为博物馆做展览的情况如何?
朱: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近一、二十年来走得太快,但在人力、财力、物力都不是十分充沛的的情况下(尤其是专业人员的数量不够,培养速度慢)走得太快,只是数量跟上了,质量却不够。中国博物馆的数量十年来翻了一倍,2004年是2000多家,现在是4500多家,文化大发展是好事,但专业人员的质量和可维持性跟得上吗?中国需要那么多博物馆吗?从博物馆和人口数量比例来讲,确实需要;但从具体个案而论,很多馆不需要,因为基本条件不具备,没有足够专业人员、也没有一定数量的藏品,花着国家和人民的钱,成了典型的面子工程。绝大部分中国博物馆连办馆宗旨都没有,办展览也没有宗旨、政策和长期规划,这些问题不是企业能帮助解决的,博物馆应当确定自己的宗旨和计划,这点企业不能取代。因为企业是商业性的,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以企业的商业性来代替或主导博物馆的公益性事业,这种做法欠妥,博物馆没有尽其应有责任。就好比大学的办学宗旨、教育发展规划、教学大纲能让企业来代劳吗?
中国博物馆发展快,专业人员培养、配置跟不上请企业或第三方帮忙,这作为短期行为可以理解,但长期发展是不正常的。即使是设计和展陈,有条件的大馆都应该自己完成,这才有益于博物馆工作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保持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独有性,真正发挥博物馆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才能全面健康有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