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的上海一直备受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青睐,每年来此开画展、办行为艺术的大神们不胜枚举。这次,一位艺术家直接带着锤子、电钻、强酸来到上海虹桥天地,试图改造这座城市的墙壁。以墙为布,以钻为笔,他将绘出怎样的城市画面?
9月27-30日,凭借个性独特的“凿墙”艺术创作红遍世界的传奇街头艺术家Vhils,在上海虹桥天地上演了一场独特的“凿墙”街头艺术表演——一位模样俊秀的东方女子,“诞生”在墙壁上。
Vhils在上海虹桥天地的墙面上作画。
“我热爱街头创作,在不同的媒介上,特别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墙壁。我想把一些无形的灵感转化为有形的实体。”9月30日,在上海虹桥天地创作完的Vhils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Vhils本名Alexandre Farto,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13岁开始进行街头涂鸦。套用一句流行语,他应该算是街头艺术圈中的“泥石流”,连被称为“涂鸦鼻祖+鬼才”的Bansky都忍不住当他的伯乐。
当大多数街头艺术家还在和警察斗智斗勇时,他却收到了众多城市的主动邀约,请他到当地去“搞破坏”。伦敦、洛杉矶、巴黎、香港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作品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如此受青睐?
Vhils
与其他艺术家将作品绘制或粘贴在墙上的方式不同,Vhils用的是雕刻。在建筑表面雕刻出各式各样的肖像画,赋予墙面肌理、质感、层次与空间。原本平凡甚至不堪入目的残破景象,在他的妙锤生花之下,瞬间变成了艺术品。所以Vhils的创作中,使用的不是刷子、喷漆之类的正常工具,而是槌子、凿子、电钻、盐酸与漂白剂(有的时候还要来点儿炸药)。
Vhils的巴黎作品,女子带着不可言说的表情,一如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神秘又迷人。
1975年,葡萄牙爆发了推翻独裁统治的康乃馨革命。街道上原本宣扬对未来理想的政治招贴壁画,被众多的广告所覆盖。Vhils看着家乡的墙壁,开始思考:“墙壁随着整个国家的转变愈积愈厚,不断在上面以加法来创作又有什么意义?最后还不是被丢弃或覆盖。所以我想做减法,让人们看到墙壁层层覆盖下的真实面貌。”
Vhils的香港作品,废弃的纱厂墙壁上刻着在这里工作过的前员工,展现出时代的变迁。
Vhils的巴西作品,中年人的眼中透露中出一股对生活的坚毅。
城市的转变被Vhils视为创作灵感。他开始打破常规,利用槌子、凿子、电钻、盐酸与漂白剂等和涂鸦艺术毫不相关的“作画”工具进行创作,墙壁就是他的画布,锤子就是他的画笔。
Vhils锤下的这些肖像可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每一幅都和当地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墙代表一座城市。
“旅行时,我发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层次,我在墙上涂鸦,赐予它生命,大家途径时一看,可以发现原来平凡的墙也有自己的故事。”Vhils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到一个新的城市,他都会去寻找这个城市独特的元素,再将其与自己的风格结合起来。
“这次来到上海,我也花了一些时间来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上海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文化艺术方面,上海总有一些特别的事在发生,耐人寻味。通常,我在开始创作前,会先收集和构思画面,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肖像画。我无法描述其中的细节,但这位女子的面容代表了我对上海的感受。虹桥作为上海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我希望他们能来虹桥天地花几秒钟驻足观看我的作品。这个墙面能成为上海的一部分,我很自豪。”
街头涂鸦艺术的流派、风格很多,如喷绘、涂鸦等,但要以3D立体形象呈现出一种艺术感,操作难度上大得多。
Vhils说:“比较重要也比较难的一步是你必须要考虑不同墙面的特性,它的厚薄以及材料构成等。这些都会影响后续的操作手法,包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用多大的力度等。”
工作中的Vhils。
在墙面上进行创作需要非常的小心谨慎,这不免让人担心,如果用力不当出现了不可逆的操作怎么办。Vhils打消了记者的疑虑:“这好比是在墙上跳舞,跳了一段之后可能会有新的灵感。每一面墙都不一样,如果出现了意外的操作,我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让创作继续下去。要知道,创作是浮动变化的,不是固定的。”
除墙壁外,充满招贴画的巴士、被广告覆盖的铁丝门、密密麻麻的霓虹灯等?,都是Vhils即兴创作的重要材料。通过肌理的还原和组合,Vhils希望“可以引导观众从中反省自己的身份和历史”。
巴士、铁丝门、霓虹灯都是Vhils的创作素材。
Vhils认为,艺术应该贴近生活,街头艺术由于处于公共区域,更容易让人接近与接触到。
然而像Vhils这样的“凿墙”艺术家也面临一个问题:随着都市化的发展,可用于创作的墙面变得越来越少。
Vhils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仅在中国存在这一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是趋势。但他强调:“我不会因为这种趋势就停下自己的脚步,我会在这个文化艺术领域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让更多人看到,这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