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趋势观察2012:把握博物馆未来脉搏》、《趋势观察2013:回到未来》、《趋势观察2014》年度报告在国际博物馆界引发强烈反响后,美国博物馆联盟博物馆未来中心又对新一年的动态和变化展开了研究与归纳,预测博物馆在2015年最可能出现的六大趋势:
1. “开放式”经济
继“参与”之后,“开放”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又一新高频词汇。开放意味着透明、可问责及民主参与。开放资源、开放软件、开放政府——公众要求原本锁在“禁宫”里的信息人人可及,并且这种呼声日益高涨。博物馆文化、学术,特别是运营方面的数据往往秘而不宣,而在如今如火如荼的开放数据运动浪潮中,博物馆应如何应对?
对博物馆而言,不管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博物馆都是为公众托管藏品之所。同理,当今的博物馆有义务将数据公开,供所有人使用。因此,构建数据分享平台与策划展览、保管藏品同等重要。然而,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将一些数据视为努力保护的秘密,而非用于分享的知识。另外,开放运动同时也将推动权威的开放化。博物馆的权威正在一点点瓦解,已经不再能操控观众的参观的内容、所学的知识及学习的途径,而数据开放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再如,数据开放会造成博物馆收入减少吗?会降低研究人员出版优势吗?
|给博物馆的建议|
审计数据,确定开放内容,制作开放时间表和预算表。数据审计中考虑藏品数据的质量如何、是否有法律限制、哪些数据应优先、优先理由是什么、数据公开政策及保密条件。
将数据视为资产来管理、追踪和货币化(如果合适的话)。数据编辑和设施建设费用巨大,博物馆可考虑销售或授权部分数据。
邀请用户做数字游戏。博物馆可邀请科学家、艺术家、学生、技术人员及普通公众任意重组博物馆数据并分享结果。
公开博物馆藏品、研究、运营方面的数据,并鼓励个人、企业、政府等在他们的工作中使用这些信息。这是博物馆为城市规划、社区活动、创业、自学等做出贡献的唯一方式。
考虑有哪些可被博物馆使用的开放信息,如城市人口分布、交通设施、学校活动等。
|案例|
史密森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使用“非版权所有”的知识共享协议许可,将其所有藏品数据库在GitHub(一公共数据库)上共享。用户可免费下载、重组、重新使用其数据。同样,本着“开放”精神,博物馆还共享了“库珀•休伊特”名称的源代码,供设计师任意使用。
泰特现代美术馆也在GitHub上分享了其所有藏品数字信息,并鼓励用户与这些数据“玩耍”。例如,2014年,该馆举办了“劈开空间”活动,邀请参与者夜宿博物馆,通宵“将任意形式的数据转变为创意数码艺术品。”其中,获胜团队使用的是中国艺术家艾未未作品中丧生于2008年地震的5196名儿童的姓名。
博物馆、图书馆服务学会在GitHub上启动了“博物馆通用数据档案库”项目。通过使用一链接开放数据库的软件,将所有维基百科上关于博物馆的词条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等)导入该“档案库”,从而打造“美国博物馆浏览器”。
2. 道德评判无处不在
正如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所言,“要提供真正的服务,你必须添加金钱无法购买或衡量的东西,那就是真诚和真实。”借助网络和社交媒体,消费者们团结起来,并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让任何一家跨越道德底线的企业垮台。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千禧代(指80、90后)认为企业有义务解决资源短缺、气候变化、收入不均等问题;其中,32%表示会终止继续购买有道德污点的品牌产品。社会公正愈加成为机构的主流判断标准,非营利机构也未能免于这场“对灵魂的搜索”。
对博物馆而言,在这场全世界范围的道德评判浪潮中,博物馆已不能再享受人们的信任了。事实上,博物馆很多方面的工作都已经遭受质疑。如动物权益问题——艺术家蔡国强 “移动鬼城”装置中使用乌龟作为iPad支架,即被人们指责为“虐龟行为”;又如劳动者权益——古根汉姆阿布扎比分馆的建设即受到了“移民劳工工作环境恶劣”的抗议;再如使用无薪酬实习生/志愿者、工资差距过大、工作效能等等。
|给博物馆的建议|
针对出现的问题,重审并修订相关政策和声明。如及时更新和加强关于利益冲突、实习生报偿、数字信息版权、藏品来源、个人或企业捐赠的制度规范。如果博物馆参与了国际项目,请注意在职业道德问题上采取积极的立场。
确保博物馆商店里的所有商品、博物馆餐饮服务中所提供的所有食物均符合道德采购标准。
重新思考关于博物馆捐赠资金投资及企业赞助的政策。如今,很多大学和其他非营利机构都加入了“化石燃料撤资”运动,以期“弥补对造成气候变化的罪恶”。博物馆可借此时机,讨论其投资是否与机构使命与价值观一致。
尽管博物馆需要“不同的声音”,但也需探讨是否有必要排除那些在公共事务中,或专业方面有悖于博物馆使命的人员。
重新审视博物馆关于报偿的政策,针对无偿实习生、高低收入比例、生活费等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
|案例|
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公开承诺只引进符合劳动法规及环保标准的产品。该博物馆的做法不仅保护其销售产品的品牌和声誉,产生附加价值,还可构建“对道德、回收利用、本土生产、手工制造等感兴趣的观众群”。
2013年,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聘请Youtube视频系列片《大脑挖掘》(The Brain Scoop)的创作者艾米莉•格拉斯莱(Emily Graslie)专门制作一期节目,向公众解释藏品研究的本质与重要性。格拉斯莱在视频中通过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了博物馆为什么需要剥去一匹狼的皮或是在一个昆虫上插针。
去年,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场关于合成生物和设计的研讨会:“合成美学:当代设计新前沿”,借以帮助公众理解和选择新兴技术。艺术可以是一个互动式、无害的平台,供人们探讨是否应该操纵人类DNA、是否应该对环境启动生物工程等诸如此类的道德问题。
3. 私人定制——一种设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工业时代批量生产的零售业背景下,手工制造及私人定制迅速成为奢华的代名词。如今,我们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借助技术的力量,私人定制的成本不再高昂,抑或“大众定制”让每个人都产生了“为我定制”的幻觉。于是,这一潮流迅速席卷了三大领地:制造个性化产品,筛选个性化信息,打造个性化体验。未来的观众势必会期待博物馆能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设计不同的产品、沟通方式和体验。
对博物馆而言,公众希望公共机构也能如商业公司一样,为他们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西雅图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过“您接下来的5本书”服务向公众提供个性化推荐。对图书馆而言,这一是意味着它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图书分类体系,要根据读者的兴趣领域重新组合,二是图书馆馆员需要接受营销技巧培训。个性化信息也从无数电子垃圾中脱颖而出,有的放矢的邮件或短信更能激发关注和行动。“大众定制”需要大量数据积累,这对博物馆个人和机构而言都是挑战。博物馆如果希望获取打造个性化推荐项目的技术能力,首先需要观众有意愿地贡献足够的个人信息。最近,在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资助下,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之友”模式已经在美国其他3家博物馆施行,以期构建观众参与信息的合成、分享、分析系统;但大多数博物馆才刚刚开始收集公众与机构互动的基础信息。
|给博物馆的建议|
重构博物馆会员项目。根据会员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重新分组,并为不同组别的会员投其所好,设置不同的会员福利。
思考如何将博物馆服务定制化。正如论坛中“探索你的博物馆”话题所讨论的那样:谁是贵馆最大的粉丝群体?如果吸引他们参与?私人定制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博物馆?如何平衡“私人”与“共享”之间的关系?
启动“推荐项目”。向不同兴趣群的观众推荐定制化项目需要大量数据,博物馆可考虑合作组建数据库,或聘请有相关经验的公司做顾问,提出做法建议。或者,博物馆也可简单行事:挑选出观众过去与博物馆互动中喜爱的活动或产品。
|案例|
芳草地艺术中心(Yerba Buena Center for Arts,简称YBCA)推出“YBCA:你”项目。参与者每月缴费15美元,可享受艺术中心指派的艺术导师帮助他们“在YBCA及海湾地区其他纷繁复杂的艺术项目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活动”(同时可享受活动折扣、专享优惠等,另还组织有社交集会等)。一位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项目为参与者提供事件管理建议,有点类似健身会员体系。一位参与者评价说:“‘YBCA:你’项目是我做的最明智的投资之一。感觉这个项目将再教育、社交、生活导师融为一体——类似一个很不错的健身房,但却是为艺术!我很喜欢!”
一群博物馆狂热爱好者设计了一个“艺术占卜”项目,将博物馆转变成他们的“个人神坛”。首先,参与者写下一系列自己关于生活的疑问,然后被蒙着双眼,由一位讲解员领进展厅。参与者可在任何他觉得受到灵性感应的地方停下,然后眼罩会被拿去,讲解员会与他共同探索他眼前的这件物品(可能是绘画、雕塑,也可能是一面墙或消防栓)与他的问题之前的联系。目前,这个“游戏”已经在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菲利普斯收藏馆等机构开展。
过去几年,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一直与埃因霍温技术大学、通信研究所合作,就观众如何在线体验藏品进行试验。观众在网上建立档案,包括个人喜爱的艺术及文化活动等,根据这些信息,系统将为观众量身打造个性化虚拟参观及实地参观路线。博物馆始终坚信,一次难忘的私人定制参观体验势必会吸引观众更频繁地使用博物馆在线及实地资源。
4. 上升的海平面——风险的变化
尽管政治家与专家们还在为气候变化据理力争,但基本上所有人,包括石油公司、保险公司,甚至美国军队都已埋头于处理现实事务了。我们已记录了百余年关于CO2水平、气温、海平面变化轨迹的数据,但数据只能给我们提供选择,而非答案。是否在某地大兴土木,如何建,如何抵御暴风雨和潮汐,抑或搬离家园,遗弃整个社区?……这些决策将影响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百年后的景象。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储藏地,为了保护那些为观众所托管的艺术、历史、科学资源,必须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对博物馆而言|
最近,根据美国博物馆联盟要求,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使用博物馆通用数据库的数据,对美国沿海的博物馆及相关组织进行了统计。据统计,34.6%的博物馆及相关机构(12,236至35,364座)分布在沿海岸100公里的区域。更糟的是,这其中25.2%的机构(8927座)都位于被列为高脆弱性指数的沿海地区。除此之外,美国境内另有90,000个历史故居受到海平面上升、山洪暴发、火灾、冻融循环等的威胁。
墨西哥湾地区博物馆风险系数示意图
据美国博物馆联盟2009年统计,新博物馆建设的平均成本为180万美元。其中,年度运营经费超过400万美元的博物馆,该数字为650万美元;顶尖级(约占1/4)艺术博物馆的平均建设费用为2900万美元。2005年,奥尔-奥凯菲艺术博物馆耗资4500万美元打造新场馆,却因遭遇卡特里娜飓风,几栋建筑损毁。因此,博物馆不论大小,在投资建馆之前,都需冷静分析选址及设计元素等在目前及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博物馆还需考虑在投保,实地考古研究,藏品、标本收集及保护中气候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给博物馆的建议|
对博物馆进行长期风险预测,将可恢复性视为改建或新建建筑的重要考虑因素。博物馆可能遇到的风险除本文重点讨论的水平面上升、飓风等,还需考虑旱灾、火灾、龙卷风等灾害。
博物馆在新馆址选择及资金投入上对风险进行充分评估。
本馆或多馆合作,在博物馆外另选风险较低的场址或抗击性较强的建筑作为藏品储藏室。
制定可根据环境变化每10年进行一次调整的建筑、场地整体规划。
|案例|
2013年,佩雷斯艺术博物馆斥资1.31亿美元打造新馆。设计师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该馆坐落于迈阿密海岸线,号称是史上最大的抗飓风建筑,连由法国植物学家帕德里克•布朗克设计的空中花园都能抗击五级飓风。
2014年,克莱斯勒艺术博物馆耗资2400万美元改建场馆,其中,最大一笔预算——近50万美元用于防洪设施。另外,博物馆几乎所有设施、设备及部分构造都根据近年气候变化及未来预测进行了调整。
2009—2010年,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组织了建筑师常驻项目,邀请建筑师预测纽约海湾地区变化趋势,并设计“软”防灾害结构,减少海平面上升对博物馆及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201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一次联合展中展出了其中5个跨学科团队的设计作品。
5. 可穿戴技术
有专家称2014年为“可穿戴技术爆炸年”——诸多存在于电脑、平板、手机的功能已飞速地被移植到服饰,甚至身体上。所谓“可穿戴技术”,即科技与日常生活无缝、隐形地衔接与融合。如今,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可关注医学数据、自我量化、生活记录等生物分析,如生物监测T恤、Fitbit(健康追踪腕带)、记录项链等,但广义上而言,“可穿戴”可应用于任何科技,包括社交媒体、通讯、数据分析等等,如谷歌眼镜、智能手表……
对博物馆而言,可穿戴技术自然成为“自带设备参观”的延伸。博物馆已经从观众自带的智能手机、平板等中收益颇丰,如今,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势必会推动博物馆做出讲解、互动方面的新举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展了博物馆与可穿戴技术领域的研究。谷歌眼镜等设备能否帮助保管员、标本制作员或艺术家们记录他们的工作?内置GPS导航功能的生物监测仪能否用于确保在偏远或危险地区工作的研究人员的安全?博物馆是否需要招募健康跟踪行业的骨干,以协助文化参与度的测定?
|给博物馆的建议|
及早制定关于工作人员和观众在博物馆内使用可穿戴技术的规定。考虑是否存在展厅的某区域,或某项活动,需要禁止使用此类设备以防止观众隐藏录像。
监控观众对可穿戴技术的使用,尝试利用此类设备向观众提供讲解或体验服务。设置免费Wi-Fi覆盖及充电站。在观众许可的情况下,利用生物监控设备上的数据,追踪观众从身心两方面体验博物馆参观的历程。
如果博物馆设计有可穿戴技术专用内容或体验,考虑提供可穿戴设备租赁服务,以减少“数字技术差异”,让所有观众可及。
尝试让艺术家和技术专家实验性地使用可穿戴技术,一来帮助博物馆观众了解新兴技术并考虑其对自身生活的了解,二来也有助于博物馆探索可穿戴技术如何为实现博物馆使命所用。
|案例|
巴德研究生中心美术馆、迪扬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尝试请观众使用谷歌眼镜,利用视觉识别激活展品讲解内容。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也尝试在曼彻斯特美术馆中开发可穿戴讲解设备,并希望将来能使用智能眼镜来为观众提供推荐和导赏服务。
2014年,加州创新技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身体指标”展,探索可穿戴技术应用程序对健康的影响。观众需佩戴3种可穿戴设备,以收集和操纵他们在展厅参观与互动过程中的生物数据。
2014年,动力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悉尼设计2014”的展览,其中即包括一个可移动技术应用程序的研究室。用户体验设计师、程序开发员、教育员、博物馆策展人、时尚设计师等参与者共同为4位假想用户概念设计可穿戴数据收集技术。这4位假想用户包括一位驻伊朗国外记者、一位悉尼的性服务工作者、一位奥运会潜水员、一位帕金森患者。
6. 慢下来——龟与兔,孰优孰劣?
正如梅•韦斯特所言:“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我们从过去几十年获得的一重要启示即是,“快”,貌似高效,却未必尽然。而由那些分身乏术、精疲力竭的个人和团体发起的“慢运动”无疑代表着减慢生活速度的文化转变。据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87%的教师认为科技制造了“注意力涣散,容易分神的一代人”,同时,研究也发现“慢”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慢节奏有利于提高儿童幸福感,减少压力。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速度”不代表“正确”,“慢”也随之成为当今社会的商业战略和生活哲学,如“慢餐饮”、“慢阅读俱乐部”、“慢TV”、“慢旅行”等逐渐盛行。
对博物馆而言,如我们在《趋势观察2013》探讨的那样,现今的人们愈加渴望阶段性脱离这个常常让人窒息的数字世界。博物馆自诩为“沉思与休憩的乐园”,“慢文化运动”为其带来了机遇。然而,博物馆常误以为“慢”是博物馆DNA的一部分。事实上,据2001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报道,观众在一幅作品前停留的平均时长为27.2秒,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近期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观众在不同艺术品前停留的时间为4—31秒不等。因此,博物馆需要更加有意识、精心地设计和打造慢参观或慢参与体验。另外,不同观众的兴趣点和速度不同,博物馆还需找寻各种途径和节奏,满足不同需求。
|给博物馆的建议|
建立基准线。观众在展厅停留时间有多久?平均时长和范围?观众在哪些区域或展品前停留时间最久?观众的满意度、情绪、学习成果与他们的参与时长有何联系?
创建慢体验战略并对其进行测试。例如,采用低科技或零科技元素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者从“真人库”借个活生生的人来进行半个小时的对话。观众常常易于匆匆走过一幅画作,却不忍拒绝一双对视的眼睛。
参与“慢艺术日”(春季某日,2015年定为4月11日)。当天,鼓励观众参观当地博物馆和美术馆,并放慢速度,挑选5件展品,每件停留10分钟,另在午餐时讨论。
|案例|
简•亚当斯赫尔馆“慢博物馆项目”旨在重新将博物馆打造为“休憩、沉思、歇脚之所”。该项目获得了大都会人寿基金会“博物馆创新实验室”拨款支持,已尝试各种途径减慢速度:宣讲会、主题为“社区安全与政策制定再思考”的瑜伽+艺术制作研讨会、慢野炊、讲故事、“社区性教育”主题装置艺术等。
“慢”同时可意味着道德和可持续性。2013年,巴黎文化中心邀请4头羊入驻,为巴黎档案馆提供安静、环保的草坪养护服务。由羊取代割草机,不但能降低碳排放量,同时还能减少噪音污染。
伊丽莎白•梅里特(Elizabeth Merritt)
photo by Matthew Furman
美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未来中心创建人,其研究领域包括博物馆标准和最佳做法、伦理、藏品管理、规划、评估等。之前曾引导美国博物馆协会认证、博物馆评估项目、同行审查、信息中心等工作。著有《美国博物馆国家标准及最佳做法》、《美国博物馆协会藏品规划指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