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开心or郁闷的事

[2015-12-09]
来源:工人日报     

 
巴黎卢浮宫

  没去过卢浮宫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去过巴黎。尽管在北京住了几十年,不少人未必对故宫里的文物有多大兴趣或印象。
  出门旅游,景点逛累了,人挤人烦了,想躲个清静,博物馆是不错的地方。多年前从地下挖出的宝贝,当地出过什么大人物,物华天宝、天杰地灵之类,都会放在这里向外人显摆显摆——博物馆好歹是地方的“门面”。
  看看千百年前的人吃什么穿什么,看看朝代的更迭、权贵的兴亡,瞬间的时空穿越,会让人忘了单位领导前几天对自己阴着脸的那副“尊容”,忘了刚才被出租车司机绕路多收了十几元钱的不快。
  走进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很多人会趴在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前,仔细辨认上面或清晰或模糊的名字——想来当年个个都是“学霸”,金榜提名时,也曾上演过一幕幕“范进中举”的好戏吧。可今天,这一切不过化成了石碑上的几个字,有的已经残缺不全认不出了。
  在游客稀少的博物馆,找个面善的工作人员聊聊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事先在网上做功课管用多了。记得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我,哪块匾是乾隆的御笔、原装文物,哪块是后来仿制的,说得头头是道。
  个别博物馆可没这份清静。北京故宫要提前预约,巴黎卢浮宫蒙娜丽莎画像前永远挤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当我从北京飞越近万公里、站在那幅画像的十几米开外,看着挤成疙瘩的游客几乎全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恍如置身高峰时段北京地铁,当时颇为国人有钱了且如此附庸风雅而自豪了好半天,甚至淡忘了未能零距离看一眼那神秘微笑的遗憾。
  有钱了,总得整点事。高大上,是国内不少省市博物馆给人的直观印象——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广场上,卧着一座颇有艺术范儿的奇形怪状的建筑;馆内大理石从地面铺到四面墙壁,几十米高的滚梯,大屏幕滚动声像介绍,玻璃展柜一通到顶,包括明亮宽敞的卫生间,都显出不差钱的气派。只是这种不差钱,有时显得高冷有余、温馨不足。对于走乏了的游客来说,随处可坐的几把椅子,比雄伟的大屋顶更贴心。去年趁北京APCE放假,去了趟河南洛阳,在崭新的市博物馆广场前,视线所及范围居然找不到一家餐馆,只好蹲在路边三轮车小商摊前,啃烤玉米充饥。
  尤其是“迷宫”式的博物馆,每每让我对设计者心生不满。逛起来七拐八拐,出了展厅甲,找不到展厅乙入口。有一次例外,在柬埔寨吴哥国家博物馆,一进门,参观者循着一圈圈的缓坡上到最高层,然后由上向下参观。对于像我这样室内空间感极差的人来说,出了一个展室,下一个展厅的入口就在几步之外显眼的地方,省了一头雾水地来回瞎逛,也不必担心漏掉哪个展厅。
  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别致。记得十几年前参观美国华盛顿一家玩具博物馆,隐藏在小巷内,三四间民居改建而成,小小的。置身其中,我被玩具世界的精美所震撼——铺满一张写字台大小的整套玩具,再现了王子与公主在仙境般的宫殿中幸福生活的场景,好像用手指一碰,公主就会活起来。想想上百年前的孩子居然有这般精美的玩具陪伴,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遇到不让拍照的博物馆,是最郁闷的。卢浮宫内多少身价不菲的大师名画,都允许游客拿着各式拍照设备一通狂拍,可有些博物馆的文物并不见得多金贵,材质还是石头或青铜,也没油画那么脆弱,居然不允许拍照。只能自己宽慰自己:或许馆方有安全上的顾虑吧。
  博物馆是个文化宝地,借着里面的宝贝做点历史普及,也是功德无量的事。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写了一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文物中选了100件,“挂一漏万”地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对于看历史巨著头疼的人来说,这本简史有图有故事,难怪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