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学界和业界不断对博物馆教育进行深化讨论时,沪上有一群大学生已经注意到了博物馆作为强有力的校外教育资源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学习,设计了一套实用有趣的博物馆教育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音乐教师杨青最近很开心,在预备班音乐教学中有“祖国颂歌”单元,看似单调的课程,如今却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内容。原来,上到这一课程时,杨青带学生去了国歌展示馆。展示馆里丰富的内容,一下子使课程“活”了起来。
到博物馆去上课。杨青所受的启发,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庄瑜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进行的社会实践。一年前,他们将初中11个学科中能与上海100多家博物馆资源相对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设计馆校合作的课程内容。如今,这些课程已经走进沪上11所中学的课堂。
博物馆与学校对接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就读于华东师大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玄佳霖,曾在参观英美博物馆时注意到国外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的结合。例如,英国大英博物馆设有专门教学区,孩子们可以在教学区里临摹埃及金字塔作品;美国“披头士博物馆”也有儿童教学区,孩子们可以亲身接触到摇滚音乐。
国外的博物馆教育活动
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早已将博物馆融入国民教育之中,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合作无间,也推动着博物馆教育的深入。例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专门开发了针对不同学龄层次的学习手册,并与国家课程标准相匹配。在我国,教育部早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已提出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课程。
让学生们到博物馆里去上课,这是国内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的探索,遗憾的是进展有限。庄瑜说,目前,馆校合作面临着流于表面的困境:除了有较大知名度的博物馆,其他场馆鲜有人问津;部分城市推出了持学生证免费入馆的措施,却有家长拿着一堆学生证来打卡以应付学校的任务;一些学校尝试开展“博物馆教育”课程,却还只是停留在请场馆文教人员给学生做些讲解的层次。
课本中梳理出“可对接知识点”
如何让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与学校学科教学实实在在地对接起来?庄瑜带领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的师范生们开始了一项“大工程”。27名学生根据各自专业,将中学课本里能够与博物馆资源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梳理出来,再对应各类博物馆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不仅对接知识点,还要将课程设置得活泼有趣。
上海自然博物馆
生物系的顾妍、张柳柳注意到,8年级下的生物课本第四章包含了植物、动物内容。她们便到沪上各个博物馆进行踩点:自然博物馆里有“生命的长河”部分,陈列着上亿年动物进化的标本;中医药博物馆里有各类丰富的中草药植物,例如虎杖可以生津止渴、半夏可以用来制作糖浆等;在博物馆里带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藿香正气水,很受学生欢迎。
中文系的马越齐、顾妍婷、战嘉欣结合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设计出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来讲解陈丹燕的《上海弄堂》一文——博物馆里有弄堂的铅笔画手稿,还展示了不少弄堂游戏、黄牛卖票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能看到的弄堂景观,立刻消除了现在学生的时代隔阂感。
语文、历史容易在博物馆落地,可数学怎么办?数学专业“学霸”杜金金从数学史的角度,找到了博物馆与数学的“嫁接点”——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数学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内容就很少,这正好成为有益的补充。
经过认真思索,杜金金确定了光启公园和汽车博物馆。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书,在光启公园中学习几何知识最适合不过。杜金金搭建数学模型,以光启公园地形图为基础,设计出“数学大富翁游戏图”,进入游戏的同学要学习一个个数学历史、理论知识,才能完成游戏通关。而在汽车博物馆,不少汽车三维设计图中使用到的立体几何知识,也被运用到教学中。
“准老师”与一线教师共同设计课程
“设计课程绝对是一个麻烦事儿!”实践小组成员顾妍婷说,“比找到知识结合点更重要的是怎样适应初中生的学习特点,让知识传递更顺畅。”
为了设计好课程,大学生们不断与初中一线教师们商讨、磨合设计思路。在设计鲁迅博物馆中上《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课程内容时,顾妍婷就与语文教师发生了分歧:顾妍婷认为要给学生们传递更多鲁迅作品中的精神和更高深的文学知识,而语文教师则认为更应在教学中传递鲁迅童年淳朴的形象。最后,她俩决定通过试讲来决定对错,结果顾妍婷心服口服——一线语文教师的课程内容更接地气。
为了能明确指导教学,27位大学生们将设计出的课堂教学大纲集结为《城市中的缪斯乐园——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中的博物馆资源使用手册》,每个博物馆对应着初中不同学科中的哪一知识点,如何参观博物馆,参观后应该掌握哪些知识都一目了然。